乍说银河渡,今看苕水流。
江郎工赋别,庾子惯悲秋。
野鹤情都淡,雕虫技并羞。
嗟余输半亩,无计事归求。
乍说银河渡,今看苕水流。
江郎工赋别,庾子惯悲秋。
野鹤情都淡,雕虫技并羞。
嗟余输半亩,无计事归求。
这首诗是清代许传霈所作的《次韵送吴苍石归芜园(其二)》。诗中以“乍说银河渡,今看苕水流”开篇,巧妙地将离别之情与自然景象相融合,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接下来,“江郎工赋别,庾子惯悲秋”两句,运用典故,借前人之情感,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不舍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野鹤情都淡,雕虫技并羞”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通过比喻的手法,将友情比作淡泊宁静的野鹤,而自己的才艺则如同雕虫小技,不足以表达心中的深情厚谊。最后,“嗟余输半亩,无计事归求”,诗人感叹自己无法用言语或行动来挽留朋友,只能在心中默默祝福,表达了深深的无奈与遗憾。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含蓄,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历史典故的巧妙运用,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离别的感伤,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婿贫如珠玉,婿富如埃尘。
贫时不忘旧,富日多宠新。
妾本富家女,与君为偶匹。
惠好一何深,中门不曾出。
妾有绣衣裳,葳蕤金缕光。
念君贫且贱,易此从远方。
远方三千里,思君心未已。
日暮情更来,空望去时水。
孟夏麦始秀,江上多南风。
商贾归欲尽,君今尚巴东。
巴东有巫山,窈窕神女颜。
常恐游此方,果然不知还。
离别念同嬉,芬荣欲共持。
独攀南国树,遥寄北风时。
林惜迎春早,花愁去日迟。
还闻折梅处,更有棣华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