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篱茅舍近前溪,烟淡风微月上迟。
认得暗香来去处,夜寒无路觅横枝。
竹篱茅舍近前溪,烟淡风微月上迟。
认得暗香来去处,夜寒无路觅横枝。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清幽的冬夜山寺图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竹篱茅舍与潺潺溪流的和谐画面,再添上一抹淡淡的烟雾和轻柔的微风,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又静谧的氛围。随着月光缓缓升起,诗人敏锐地捕捉到了那股熟悉的“暗香”,它仿佛引领着人穿越夜色,寻觅那横斜于枝头的梅花。整首诗通过对比夜的寒冷与花的温暖,以及对梅花隐秘而坚韧生命力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命力量的颂扬。
梅花新霁后。正锦样华堂,一时装就。
洞房花烛深深处,慢转铜壶银漏。新妆未了。
奈浩荡、春心相候。
香篆里、簇簇笙歌,微寒半侵罗袖。
侵晨浅捧兰汤,问堂上萱花,夜来安否。功名漫斗。
漫赢得、万里相思清瘦。蓝袍俊秀。
便胜却、登科龙首。春昼永、帘幕重重,箫声缓奏。
终日怀归翻送客。春风祖席。南城陌。便莫惜。
离觞频卷白。动管色。催行色。动管色。催行色。
何处投鞍风雨夕。临水驿。空山驿。临水驿。空山驿。
纵明月相思千里隔。梦咫尺。勤书尺。梦咫尺。
勤书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