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初夏走笔和湘灵》
《初夏走笔和湘灵》全文
明 / 沈天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旖旎薰风柳乍醒,榴花刺眼媚遥汀。

傍人桐树枝枝绿,出水荷钱叶叶青。

陇外乔桑飞雊雉,阶前茂草隐新萤。

春从杜宇声中去,空翠浓阴又满庭。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chūxiàzǒuxiānglíng
míng / shěntiānsūn

xūnfēngliǔzhàxǐngliúhuāyǎnmèiyáotīng

bàngréntóngshùzhīzhī绿chūshuǐqiánqīng

lǒngwàiqiáosāngfēigòuzhìjiēqiánmàocǎoyǐnxīnyíng

chūncóngshēngzhōngkōngcuìnóngyīnyòumǎntíng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初夏时节的自然风光,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初夏特有的景致。

首句“旖旎薰风柳乍醒”,以“旖旎”形容轻柔的春风,使沉睡的柳树苏醒过来,生动地展现了初夏的温暖与生机。接下来,“榴花刺眼媚遥汀”,榴花鲜艳夺目,仿佛在远处的汀洲上微笑,为画面增添了一抹热烈的色彩。

“傍人桐树枝枝绿,出水荷钱叶叶青”两句,通过对比桐树的绿叶与出水荷叶的青色,进一步渲染了初夏的清新与生机。桐树的枝叶繁茂,荷叶则在水中轻轻摇曳,一动一静之间,展现了大自然的和谐之美。

“陇外乔桑飞雊雉,阶前茂草隐新萤”描绘了更广阔的自然景象。远处的高大桑树上,雉鸡在欢快地啼叫;近处的台阶前,茂密的草丛中隐藏着新生的萤火虫。这些细节的描写,不仅丰富了画面的内容,也增加了诗的意境深度。

最后,“春从杜宇声中去,空翠浓阴又满庭”两句,以杜鹃鸟的叫声象征春天的离去,而“空翠浓阴又满庭”则预示着夏天的到来。翠绿的浓荫覆盖庭院,预示着新的生命力即将在这个季节里蓬勃生长。

整首诗通过对初夏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由春入夏的过渡过程,以及其中蕴含的生命力与美好。诗人以清新脱俗的笔触,将自然之美与内心情感巧妙融合,使得读者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初夏的独特魅力。

作者介绍

沈天孙
朝代:明

沈天孙(公元一五八0年至一六00年)[明],字七襄,宣城人,洗懋学之女。生于明神宗万历八年,卒于万历二十八年,年二十一岁。明慧善读书,能为诗。天孙年十七,归屠隆子金枢,与隆女瑶瑟友善。瑶瑟既嫁,时时归宁,相与唱和。天孙卒末几,瑶瑟亦卒。天孙著有《留香草》四卷,《明史艺文志》传于世。
猜你喜欢

过宝应湖

曾忆垂堂戒,翻成浪枻游。

深春青雀舫,疏雨绿杨洲。

蛟室连云动,烟波抱日流。

乾坤开楚泽,星野带扬州。

影旷天俱入,波摇地欲浮。

平堤控淮浦,曲岸束䢴沟。

树色纷高下,帆阴递去留。

孤城遥若块,乱屋渺如舟。

缓带看芳杜,钩帘起狎鸥。

荡胸银镜晃,对面玉壶秋。

戍鼓沙村外,津亭溪水头。

当年游宦处,重试旧吴钩。

(0)

汉江陪宴次韵

绿水灵源自五台,新添好雨绝尘埃。

长洲芳草移船近,远渚轻鸥避棹来。

景物尽供今日兴,襟怀须向此中开。

猥参胜引非吾分,拟向岩前倒酒杯。

(0)

王鞠劬秉宪西川殿甫诗以劝驾步韵

别墅宁能卧谢安,时艰特借惠文冠。

廷牙自识君恩重,叱驭何妨驿路宽。

烽燧无烟馀绣斧,阳春有脚伫雕鞍。

剑关锦水经行处,难蜀书成取次看。

(0)

新秋四首·其一

一片秋声入野塘,西风萧瑟响寒螀。

马嘶大漠川沙白,鹰下平原草木黄。

疏菊篱边如待酒,芰荷池上可为裳。

怀人万里情无限,隔岸蒹葭夜未霜。

(0)

送孙子长之浒墅

度支使者?吴关,饱看姑苏郭外山。

税减任教商舶过,吏稀长对戟门閒。

湾中销夏留僧住,桥上行春载鹤还。

西望吴兴衣带水,旧时玉笋已成班。

(0)

兰河晓渡

月落金城鼓角残,危关晓色拂雕鞍。

黄河渺渺中原隔,紫塞迢迢边地寒。

西望旌旗连瀚海,东来风雪满皋兰。

萍踪万里休惆怅,虎节龙沙亦壮观。

(0)
诗词分类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诗人
韩雍 王迈 齐己 宋庠 张雨 陈普 胡宿 李之仪 罗隐 倪岳 晁说之 顾炎武 杨维桢 王哲 孙原湘 俞樾 祁顺 萨都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