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堤烟树渺云沙。七香车。更天涯。
万古千秋,幽恨入琵琶。
想到都门南下望,金缕暗,玉钗斜。
津桥春水浸红霞。上阳花。落谁家。
独恨经年,培养牡丹芽。
寒雁归时凭寄语,莫容易,损容华。
河堤烟树渺云沙。七香车。更天涯。
万古千秋,幽恨入琵琶。
想到都门南下望,金缕暗,玉钗斜。
津桥春水浸红霞。上阳花。落谁家。
独恨经年,培养牡丹芽。
寒雁归时凭寄语,莫容易,损容华。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江边春色的画面,以河堤上的烟树和渺远的云沙为背景,展现出一种淡淡的离愁。"七香车"暗示着富贵人家的女子,她或许正独自远行,"更天涯"进一步强化了这种远离家乡的孤独感。"万古千秋,幽恨入琵琶",将无尽的哀愁寄托于琵琶声中,表达了深深的哀怨。
接下来,词人通过想象,设想自己在都门外遥望,看到女子金缕衣衫暗淡,玉钗倾斜,显露出她的落寞与憔悴。"津桥春水浸红霞"描绘出一幅绚丽的春日景象,但又与女子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
"上阳花,落谁家"借上阳宫的凋零之花,寓言女子的青春易逝,不知未来何去何从。"独恨经年,培养牡丹芽"表达了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惋惜,以及对女子未来的忧虑。
最后,词人以寒雁传信为结,叮嘱女子珍重容颜,不要轻易因思念而损耗自己。整首词情感深沉,语言含蓄,展现了元好问独特的词作风格,流露出对世事变迁和人生无常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