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樽临楚水,幽思误濠梁。
棠憩春鸠乱,蘋流晚岸香。
艰难瞻使节,贫贱耻宾行。
独有风前桂,朝来借露光。
芳樽临楚水,幽思误濠梁。
棠憩春鸠乱,蘋流晚岸香。
艰难瞻使节,贫贱耻宾行。
独有风前桂,朝来借露光。
这首诗名为《对酒》,是明代诗人孙伟所作。诗中描绘了诗人独自饮酒于楚水之畔的情景,透露出一种深沉而复杂的内心世界。
首联“芳樽临楚水,幽思误濠梁”,开篇即以“芳樽”点明饮酒之事,“楚水”则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宁静氛围。然而,诗人的心思却并未完全沉浸于此,而是“幽思误濠梁”,暗示其思绪飘忽不定,或许是对过往的回忆,或许是对于未来的忧虑。
颔联“棠憩春鸠乱,蘋流晚岸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静谧与美好。春日里,棠树下歇息的鸟儿似乎打破了这份宁静,但这种“乱”并非破坏,而是增添了生机与活力。晚风吹过,蘋草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给人以清新之感。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烘托出诗人内心的某种微妙情感。
颈联“艰难瞻使节,贫贱耻宾行”,转而表达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感慨。面对艰难的世事,诗人以“瞻使节”来象征对权力与地位的渴望或无奈接受,同时也暗含着对自身贫贱处境的自嘲与反思。“贫贱耻宾行”则直接表达了对低微身份的不齿,以及对社会等级制度的不满。
尾联“独有风前桂,朝来借露光”,以“风前桂”象征高洁与超脱,即使在孤独之中,诗人也保持着内心的纯净与坚韧。而“朝来借露光”则寓意着即使身处逆境,也能从细微之处找到光明与希望,展现出诗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个人情感的深刻挖掘,展现了诗人复杂而丰富的内心世界,以及在困境中寻求精神寄托的执着追求。
君家绿溪上,岸曲溪成涡。
涡间石无数,水蹙相荡磨。
谁尝掬而戏,一一印指螺。
我欲往取之,拥此菖蒲窠。
石罂注新汲,幽姿发清哦。
夫子许饷我,往督书已多。
愿言速寄与,起此泉石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