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到无心入太虚,眼中腾植总如如。
若将好恶轻关念,便有应除却未除。
坐到无心入太虚,眼中腾植总如如。
若将好恶轻关念,便有应除却未除。
这首诗名为《庭草》,是明代诗人庞嵩所作。诗中描绘了诗人静坐于庭院之中,内心达到一种超脱的状态,对周围的一切都保持着一种平和与包容的心态。
首句“坐到无心入太虚”,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然,仿佛已融入宇宙的空灵之中,摆脱了世俗的纷扰与杂念。接着,“眼中腾植总如如”一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眼中所见之景,无论是繁茂的草木还是静谧的环境,都在他心中呈现出一种永恒不变、宁静和谐的状态。“如如”一词,源自佛教用语,形容事物的本性不变,此处用来形容庭草,寓意着自然界的万物在诗人眼中皆保持其原始的、不变的本质。
后两句“若将好恶轻关念,便有应除却未除”,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世间好恶的看法。他认为,如果轻易地以个人的好恶来评判事物,那么即使表面上看似已经处理或改变了某些事物,实际上内心深处仍可能存在着未能彻底清除的偏见或执念。这不仅是对诗人自身内心的反思,也暗示了对世事的一种深刻洞察,即真正的解脱与和谐并非外在的改变所能达成,而是内在心灵的净化与超越。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静观庭草的情景,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内心平静与和谐的生活态度,以及对世间现象深层本质的思考与感悟。
雁门天下英雄,策勋宜在平吴后。
金符佩虎,青云飘盖,名藩坐守。
千里江皋,一时淮甸,扫清残寇。
看人归厚德,天垂余庆,阶庭畔、芝兰秀。
我望戟门如画,气佳哉、危亭新构。
年年此席,风流长占,中秋重九。
丹桂留香,绿橙供味,碧萸催酒。
有庐山绝顶,苍苍五老,赞君侯寿。
笳鼓秋风,旌旗落日,使君威震雄边。
羡指麾貔虎,斗印腰悬。
尽道多多益办,仗玉节、亳邑新迁。
江淮地、三军耀武,万灶屯田。戎轩。
几回□□,□画戟门庭,珠履宝筵。
惯雅歌堂上,起舞樽前。
况是称觞令节,望醉乡、有酒如川。
明年看,平吴事了,图像凌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