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从时豫,三乘为法开。
中霄日天子,半座宝如来。
摘果珠盘献,攀萸玉辇回。
愿将尘露点,遥奉光明台。
九月从时豫,三乘为法开。
中霄日天子,半座宝如来。
摘果珠盘献,攀萸玉辇回。
愿将尘露点,遥奉光明台。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皇家节庆的壮丽画面,展现了古代帝王举行重大仪式时的盛大场景。其中,“九月从时豫”表达了时间选择的吉祥与美好,“三乘为法开”则暗示着佛教仪式的庄重和神圣。诗中“中霄日天子”一句,指的是皇帝在高台之上接受朝拜,显示出皇权的至高无上;“半座宝如来”则是对佛像的描绘,展现了皇家对佛教的崇敬。
诗人通过“摘果珠盘献,攀萸玉辇回”的细节描写,传递出供奉之物的珍贵和仪式的隆重。最后,“愿将尘露点,遥奉光明台”一句,表达了对佛祖或者神灵的虔诚敬仰,以及希望通过这样的宗教活动来洗净心灵。
整首诗以其华丽的词藻和对皇家庆典细节的刻画,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功底和高超的艺术造诣,同时也透露出当时社会中佛教与皇权相结合的宗教政治现象。
合沓岩嶂深,朦胧烟雾晓。
荒阡下樵客,野猿惊山鸟。
开门听潺湲,入径寻窈窕。
栖鼯抱寒木,流萤飞暗筱。
早霞稍霏霏,残月犹皎皎。
行看远星稀,渐觉游氛少。
我行抚轺传,兼得傍林沼。
贪玩水石奇,不知川路渺。
徒怜野心旷,讵恻浮年小。
方解宠辱情,永托累尘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