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栖常自寂,蠖屈岂求伸。
翠竹真如理,青山妙色身。
涤除三毒火,清净六根尘。
出定寒宵永,明蟾挂碧旻。
云栖常自寂,蠖屈岂求伸。
翠竹真如理,青山妙色身。
涤除三毒火,清净六根尘。
出定寒宵永,明蟾挂碧旻。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陶宗仪所作的《次姚宪佥原礼韵简明上人古镜六首》中的第一首。诗人以自然景象和禅修体验为载体,表达了对内心宁静与修行境界的追求。
首句“云栖常自寂”,描绘了上人隐居在云雾缭绕之地,心境常处于寂静的状态,体现了佛教中清修的生活方式。次句“蠖屈岂求伸”运用蠖虫弯曲身体比喻修行者不求外在显达,而是内在修炼自我。
第三句“翠竹真如理”,将翠竹比作佛法的真理,暗示了上人对佛法的深入理解。第四句“青山妙色身”,进一步以青山的色彩比喻上人的内心纯净,达到与自然合一的境地。
第五、六句“涤除三毒火,清净六根尘”,直指修行的目标——去除贪、嗔、痴这“三毒”,净化心灵的六种感官,以达到内心的清净。
结尾两句“出定寒宵永,明蟾挂碧旻”,描绘了上人在修行后的宁静夜晚,明月高悬,象征着内心的清明与永恒。整首诗通过描绘禅修场景,展现了诗人对禅修生活的赞美和向往。
江南湖水咽山川,春江溢入共湖连。
气色纷沦横罩海,波涛鼓怒上漫天。
鳞宗壳族嬉为府,弋叟罛师利焉聚。
欹帆侧柁弄风口,赴险临深绕湾浦。
一湾一浦怅邅回,千曲千溠恍迷哉。
乍见灵妃含笑往,复闻游女怨歌来。
暑来寒往运洄洑,潭生水落移陵谷。
云间坠翮散泥沙,波上浮查栖树木。
昨暮飞霜下北津,今朝行雁度南滨。
处处沟洚清源竭,年年旧苇白头新。
天地盈虚尚难保,人间倚伏何须道。
秋月皛皛泛澄澜,冬景青青步纤草。
念君宿昔观物变,安得踌蹰不衰老。
大块镕群品,经生偶圣时。
猥承三事命,虚忝百僚师。
右揆谋华硕,前星傅重资。
连骞求旧礼,滥典乐贤诗。
赐釜同荣拜,摐金宴宰司。
菊花吹御酒,兰叶捧天词。
宝历休明盛,颓年晷漏衰。
少留青史笔,未敢赤松期。
六龙鸣玉銮,九折步云端。
河络南浮近,山经北上难。
羽仪映松雪,戈甲带春寒。
百谷晨笳动,千岩晓仗攒。
皇心感韶节,敷藻念人安。
既立省方馆,复建礼神坛。
扈跸参天老,承荣忝夏官。
长勤百年意,思见一胜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