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隅山水共清晖,城下居人半掩扉。
远树微钟随去棹,夕岚残雨到行衣。
潮来绝岛天边小,日落孤云鸟外归。
为问沧浪垂钓者,白头何事未忘机。
城隅山水共清晖,城下居人半掩扉。
远树微钟随去棹,夕岚残雨到行衣。
潮来绝岛天边小,日落孤云鸟外归。
为问沧浪垂钓者,白头何事未忘机。
这首明代诗人王恭的《山水图》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首句“城隅山水共清晖”展现了城郊山水在夕阳余晖中的宁静,山与水相互映照,景色宜人。次句“城下居人半掩扉”则透露出居民们在傍晚时分安静地关闭门窗,享受这份宁静。
“远树微钟随去棹”通过远处树林中传来的钟声和渐行渐远的船桨声,营造出一种悠然的氛围。接着,“夕岚残雨到行衣”描绘了傍晚时分山岚与残雨洒落在行人的衣物上,增添了画面的湿润与动态感。
“潮来绝岛天边小,日落孤云鸟外归”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海潮涌动,将远处的小岛衬托得更加渺小,而太阳落山后,孤云飘荡,鸟儿归巢,展现出自然界的宏大与渺小对比。
最后,“为问沧浪垂钓者,白头何事未忘机”以询问河边垂钓的老者为何能保持淡泊心境,不被世俗所扰,表达了诗人对超脱尘世、追求心灵宁静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水之间的静美,融入了诗人对生活哲理的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