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至后早赴馆二首·其一》
《至后早赴馆二首·其一》全文
宋 / 张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盐]韵

红蜡妆梅冷未黏,柳条偷暖作纤纤。

高楼残白谁家雪,尽日天寒不捲帘。

(0)
翻译
红色蜡烛为梅花增添冷艳,但还未完全融化粘连。
柳条悄悄地汲取微温,变得柔细轻盈。
注释
红蜡:红色的蜡烛。
妆梅:装饰梅花。
冷未黏:寒冷还未使蜡烛完全融化。
柳条:柳树的枝条。
偷暖:悄悄地吸收温暖。
作纤纤:变得纤细。
高楼:高高的楼房。
残白:残留的白色(可能指雪或霜)。
谁家雪:不知是谁家的雪花。
天寒:天气寒冷。
不捲帘:整天都不卷起窗帘。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初春的景象,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精细刻画,表达了一种淡远幽深的情感和意境。"红蜡妆梅冷未黏"一句,以梅花为喻,形容它尚未被寒风融化,保持着生机,但也带有一丝孤寂与冷清。而"柳条偷暖作纤纤"则写出了柳树在春风中逐渐苏醒的景象,它们轻柔地摇曳,似乎在细语,传递着初春的消息。这里的"偷暖"二字,用词极妙,形容柳条在寒冷中寻找温暖的生动场景。

接着诗人笔触一转,写到"高楼残白谁家雪",突显出一种孤独与空旷之感。"残白"指的是未融化的积雪,这里的"谁家"则让人产生联想,是哪个家庭在这座高楼中过着宁静或是寂寞的生活?而"尽日天寒不捲帘"则表明了室内外的冷清,人们因为天气寒冷,没有打开窗户,这种封闭与隔绝也强化了一种幽深的氛围。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淡远,通过对春日景象的描绘,抒发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体验。

作者介绍
张耒

张耒
朝代:宋   字:文潜   号:柯山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生辰:1054—1114年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生于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殁于政和四年(1114年),享年六十一岁。他是宋神宗熙宁进士,历任临淮主簿、著作郎、史馆检讨。哲宗绍圣初,以直龙阁知润州。宋徽宗初,召为太常少卿。苏门四学士之一。“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中辞世最晚而受唐音影响最深的作家。
猜你喜欢

南乡子

衰思怯登楼。百感中来不自由。

天意时情谁解得,悠悠。一片黄云画角秋。

汾水绕城流。流尽朱颜到白头。

万事且休论一醉,都休。前日黄花蝶已愁。

(0)

卜算子

干禄已无心,唯应三清举。

钟吕天差作试官,取舍非诗赋。

考校实修持,功行三千数。

相应希夷得自然,名录神仙簿。

(0)

新年多雨一日晴色可喜

一晴良可喜,始觉好新年。

绿涨春前水,青开雨后天。

看花吾老矣,把酒兴悠然。

病脚妨行乐,三杯归醉眠。

(0)

书事

两揆新当国,三边未解兵。

吾君极勤俭,天下望升平。

春雨随时下,福星连夜明。

寒儒卜天意,对酒百忧轻。

(0)

绝句

女矮儿痴十口馀,进时无业退无庐。

一窗风雪韩城夜,火冷灯青照旧书。

(0)

桐华

绝岸有孤桐,日受藤蔓侵。

芳韶歇赪紫,馀暄始相寻。

粲粲白玉花,照见清溪浔。

时至聊一吐,岂有东风心。

乾坤寄孙枝,隐隐孤凤吟。

安得太古手,为斲重华琴。

奏之岩廊上,和以箫韶音。

惜哉此妙质,岁晏娱空林。

渺渺苍梧云,兴怀一何深。

(0)
诗词分类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诗人
许炯 金兆燕 李符 耿湋 释善珍 陈岩 陆震 瞿士雅 李延兴 石孝友 多隆阿 王吉昌 周麟之 释崇岳 周馨桂 朱晞颜 杨旦 陈起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