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池亦通舟,水色涵碧霄。
解舟不用楫,漾漾随风飘。
中河乍纵横,顾眄幽兴饶。
白鸟逃人飞,赤鲤时复跳。
稍与外物远,解襟歌且谣。
安知抱忧思,谓我士也骄。
方池亦通舟,水色涵碧霄。
解舟不用楫,漾漾随风飘。
中河乍纵横,顾眄幽兴饶。
白鸟逃人飞,赤鲤时复跳。
稍与外物远,解襟歌且谣。
安知抱忧思,谓我士也骄。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泛舟于方池之上的悠闲生活场景。方池虽小,却能通舟,水色清澈,仿佛能倒映出碧蓝的天空。诗人无需使用船桨,任由船只随着微风轻轻飘荡。在河中,船只时而横行,时而纵跃,诗人欣赏着周围景致,心中充满了闲适与乐趣。
白鹭在空中飞翔,似乎在逃避人的视线,而红色的鲤鱼则偶尔跳出水面,为这宁静的画面增添了几分生动。远离尘世的喧嚣,诗人解下衣襟,放声歌唱,自由自在地吟诵诗歌。然而,在这看似无忧无虑的生活中,诗人内心深处似乎还隐藏着一丝忧思,或许是对士人身份的自省,或是对世间繁华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泛舟时的自然美景和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体现了宋代文人雅士追求精神自由与自然和谐的生活态度。
腕底有奇鬼,得句不能仙。
先生招我以酒,有酒便陶然。
颇笑终南老魅,忘了当年毷氉,多时在人閒。
急取兕觥酌,随入竹林眠。夜漏沈,天步迥,月钩连。
三尺安在,嘻嘻出出遍人寰。
长此摇头闭目,一任生吞活剥,孤负玉杯圆。
倩汝绿章奏,黄土试重抟。
镜槛书囊,算千里、来依下走。
奈消得、茶烟禅榻,鬓丝非旧。
瞥电光阴吹野马,浮云世事成苍狗。
甚百年、聚散水中沤,无何有。春渐上,澹黄柳。
尘漠漠,征帆皱。又草生南浦,伤离时候。
二月轻阴閒似梦,一湖新渌浓于酒。
载归艎、乳燕共桃根,琅邪叟。
携手危岚,剩旧隐、重到未荒。
汀洲外、乱帆孤垒,何限凄凉。
北府兴衰归逝水,东山哀乐付残阳。
奈十年、兵甲倦登临,秋树苍。漂零久,思故乡。
百端恨,对茫茫。算白沤无恙,尚识清狂。
更倚天风凝望极,大江东去海云黄。
问甚时、归去理渔竿,烟屿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