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底有奇鬼,得句不能仙。
先生招我以酒,有酒便陶然。
颇笑终南老魅,忘了当年毷氉,多时在人閒。
急取兕觥酌,随入竹林眠。夜漏沈,天步迥,月钩连。
三尺安在,嘻嘻出出遍人寰。
长此摇头闭目,一任生吞活剥,孤负玉杯圆。
倩汝绿章奏,黄土试重抟。
腕底有奇鬼,得句不能仙。
先生招我以酒,有酒便陶然。
颇笑终南老魅,忘了当年毷氉,多时在人閒。
急取兕觥酌,随入竹林眠。夜漏沈,天步迥,月钩连。
三尺安在,嘻嘻出出遍人寰。
长此摇头闭目,一任生吞活剥,孤负玉杯圆。
倩汝绿章奏,黄土试重抟。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年的诗人奭良所作的《水调歌头》(其一)。从诗句中可以看出,诗人笔下的形象生动有趣,他自比为手腕下藏着神奇鬼怪的文人,灵感虽奇特但未能助他飞升成仙。面对朋友的热情邀请,诗人愿意借酒消愁,享受当下,对终南山隐士的忘我状态表示轻笑,认为他们过于沉浸于人世琐事。
诗人醉后意兴阑珊,与朋友们举杯共饮,甚至幻想进入竹林深处沉睡。夜晚的景色宁静而深邃,月光如钩,诗人感叹人生的短暂和宇宙的广大。他感慨自己摇头闭目,任由世俗磨砺,未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华,对美酒的享受也显得有些辜负。
最后,诗人请求借助某种力量(可能是想象中的神灵或自然之力),通过写一篇绿色的奏章(可能象征着诗歌创作),希望能够改变命运,重新塑造自我,就像黄土被赋予新的生命一样。整首诗寓言性强,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对艺术追求的执着。
敦伦开野臾,勤学劝生儒。
列爵虽殊分,同仁本一途。
云泥如有隔,水火岂相资。
饮露知蝉洁,观颜觉鉴虚。
潜光同隐豹,出宰必悬鱼。
适国无先后,梯云有卷舒。
天文回北极,水势赴东都。
定策参耆宿,轮忠奉简书。
弥重勋业懋,开国负称孤。
魏母咸亨奉敕文,府兵云众成营屯。
屹然一镇云霄末,渐尔群言花柳春。
男生女长通蕃息,五十八氏交为婚。
火田黄稻俱甘旨,纲水金鱼洽醉醺。
寇戎不测纷如雪,甲胄何时不出门。
夜祀天皇弘德泽,日将山獠化缟民。
一声谯鼓月初出,戍楼西北望皇阍。
四面青山是四邻,烟霞成伴草成茵。
年年洞口桃花发,不记曾经迷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