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虚无极本无名,独有濂溪象意生。
妙道默从神梦领,天机泄与画图明。
千年衣钵归何处,百仞宫墙护寝楹。
今日春陵频勒马,斯文山斗不胜情。
太虚无极本无名,独有濂溪象意生。
妙道默从神梦领,天机泄与画图明。
千年衣钵归何处,百仞宫墙护寝楹。
今日春陵频勒马,斯文山斗不胜情。
这首诗以道家哲学为底蕴,描绘了对周敦颐(濂溪先生)的崇敬之情。首联“太虚无极本无名,独有濂溪象意生”开篇即点出周敦颐思想的深远与独特,将他视为象意之源,而非一般意义上的存在。接着,“妙道默从神梦领,天机泄与画图明”两句进一步阐述周敦颐思想的深邃与直观性,通过梦境和画图来领悟其妙道与天机。
颈联“千年衣钵归何处,百仞宫墙护寝楹”则表达了对周敦颐思想传承的思考,以及对其学术地位的尊崇。这里“衣钵”比喻学问的传承,“宫墙”象征着周敦颐思想的守护与传播。尾联“今日春陵频勒马,斯文山斗不胜情”则以个人情感回应,表达了在春陵(可能指周敦颐的墓地或纪念地)前驻足,对周敦颐学术成就的敬仰之情难以言表。
整体而言,此诗通过对周敦颐思想的赞美与反思,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古代哲人的景仰之情,同时也体现了对传统文化价值的深刻认识和尊重。
一雨皇都万象明,东风娇啭上林莺。
火烟亭馆春多少,钟鼓楼台夜几更。
枕上故园蝴蝶梦,枝头斜月杜鹃声。
银笺欲写长相忆,滚滚江流不尽情。
天姿国艳灿芳柯,相亚红黄诧绮罗。
高拟营邱名冠绝,未饶伊洛品繁多。
敢邀使座开青眼,为叹英华坠绿莎。
亭馆主人芹意重,数枝折贡庆清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