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蜡一株才吐焰,红绡半卷渐抽花。
窗前映月人无寐,疑是银灯透碧纱。
绿蜡一株才吐焰,红绡半卷渐抽花。
窗前映月人无寐,疑是银灯透碧纱。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画面。"绿蜡一株才吐焰",将芭蕉叶比喻为绿色的蜡烛,形象地展现了芭蕉初绽的生机,仿佛蜡烛刚刚点燃,绿意盎然。"红绡半卷渐抽花",进一步描绘了芭蕉花逐渐展开的过程,如同红色的薄绸慢慢舒展,透露出娇艳的花朵。
"窗前映月人无寐",夜晚月光透过窗户,洒在芭蕉上,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诗人似乎被这美景吸引,难以入眠。最后一句"疑是银灯透碧纱",诗人甚至误以为那月光下的芭蕉犹如银色的灯光穿透碧绿的纱幕,增添了梦幻和神秘感。
整体来看,胡仲弓的《芭蕉花》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芭蕉从初绽到月夜的美态,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欣赏和内心的微妙情感。
仙翁谪堕岷山下,逸气如虹耿林罅。
万言倚马不作难,坐令神鬼皆惊嚇。
翘翘车乘悬弓旌,畴咨时政肝胆明。
和蕃书草金銮殿,清平词度沉香亭。
声华视汉媲黄绮,宝床赐食龙颜喜。
掉头歘作燕晋游,却笑卿相纡朱紫。
开元盈成亦已极,屏间山水代无逸。
未必脱靴恨尔深,自是见几不终日。
锦袍错落浮扁舟,呼儿买酒盟江鸥。
天公似悔夜郎祸,明月已起烟波愁。
采石青青三尺墓,至今祠祭勤呵护。
子谓莫饮酒,我谓莫作诗。
花开木落虫鸟悲,四时百物乱我思。
朝吟摇头暮蹙眉,雕肝琢肾闻退之。
此翁此语还自违,岂如饮酒无所知。
自古不饮无不死,惟有为善不可迟。
功施当世圣贤事,不然文章千载垂。
其馀酩酊一樽酒,万事峥嵘皆可齐。
腐肠糟肉两家说,计较屑屑何其卑。
死生寿夭无足道,百年长短才几时。
但饮酒,莫作诗,子其听我言非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