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若无人到,真僧出复稀。
苔侵行道席,云湿坐禅衣。
涧鼠缘香案,山蝉噪竹扉。
世间长不见,宁止暂忘归。
兰若无人到,真僧出复稀。
苔侵行道席,云湿坐禅衣。
涧鼠缘香案,山蝉噪竹扉。
世间长不见,宁止暂忘归。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侣在深山中修行的情景,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表达了僧侣与世隔绝、心境超然的生活状态。
“兰若无人到,真僧出复稀。”开篇即设定了一种宁静而孤独的氛围,兰若(佛教用语,指寺院)中少有游人,真正的僧侣更是难得一见,隐喻了僧侣修行的清高与世俗的隔绝。
“苔侵行道席,云湿坐禅衣。”这里通过苔藓长满小路、云雾濡湿禅座衣物的细节,描绘出僧侣生活的自然融合和孤寂。苔藓的生长表明时间的流逝,而云雾则增添了一份神秘与静谧。
“涧鼠缘香案,山蝉噪竹扉。”这两句通过涧鼠攀爬香案、山中蝉鸣竹叶的声音,更深化了僧侣生活的宁静与自然和谐。香案通常用于佛前供奉香烛,这里的“缘”字暗示了一种悠然自得的情态。
“世间长不见,宁止暂忘归。”最后两句表达了僧侣对俗世的超脱,以及内心对于归依的平静。这里的“暂忘”并非真正意义上的遗忘,而是心灵的一种解脱与放下。
整首诗通过对僧侣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一个超然物外、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境界。
史职纪春秋,皇情感霜露。
因陈七月诗,逾切终身慕。
奉璋分禁臣,鸣珂戒驿路。
结侣偕鸳鸾,出廓狎鸥鹭。
凉风禾黍稠,宿雨川原注。
崇巘已开䂀,曲涧仍藏雾。
四牡歌在途,三舍暂投暮。
山川谨王章,泽宫惬儒素。
登科愧刘祠,习礼邻孔户。
夙兴趋七陵,涧溯才百步。
文皇此启祥,仁后亦从祔。
松柏郁相望,冈陵同永固。
石马象卫遥,穗帐神明护。
谷应灵飙来,云瞻仙驭度。
祠官候晨昏,校卒洁庭阼。
横岚夜未央,悲蛩响如诉。
野卧时据鞍,月转倏移树。
钲闻万壑传,燎举庶品布。
上食俨生存,陈衣想物故。
牲荐接堂阶,骏奔竞交互。
望瘗未及终,促班仍有赴。
所重黍稷馨,且备祝号数。
讫事鸡未鸣,先驱马已骛。
石伏疑于菟,径闇凭顾兔。
再宿昔所便,速返期无误。
归报紫宸朝,分酬白雪句。
微劳焉足多,聊自忻殊遇。
《中元朝谒长景二陵偕同年程松溪》【明·罗洪先】史职纪春秋,皇情感霜露。因陈七月诗,逾切终身慕。奉璋分禁臣,鸣珂戒驿路。结侣偕鸳鸾,出廓狎鸥鹭。凉风禾黍稠,宿雨川原注。崇巘已开䂀,曲涧仍藏雾。四牡歌在途,三舍暂投暮。山川谨王章,泽宫惬儒素。登科愧刘祠,习礼邻孔户。夙兴趋七陵,涧溯才百步。文皇此启祥,仁后亦从祔。松柏郁相望,冈陵同永固。石马象卫遥,穗帐神明护。谷应灵飙来,云瞻仙驭度。祠官候晨昏,校卒洁庭阼。横岚夜未央,悲蛩响如诉。野卧时据鞍,月转倏移树。钲闻万壑传,燎举庶品布。上食俨生存,陈衣想物故。牲荐接堂阶,骏奔竞交互。望瘗未及终,促班仍有赴。所重黍稷馨,且备祝号数。讫事鸡未鸣,先驱马已骛。石伏疑于菟,径闇凭顾兔。再宿昔所便,速返期无误。归报紫宸朝,分酬白雪句。微劳焉足多,聊自忻殊遇。
https://shici.929r.com/shici/2jlZxmmbw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