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远公经台》
《题远公经台》全文
唐 / 祖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兰若无人到,真僧出复稀。

苔侵行道席,云湿坐禅衣。

涧鼠缘香案,山蝉噪竹扉。

世间长不见,宁止暂忘归。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uǎngōngjīngtái
táng / yǒng

lánruòréndàozhēnsēngchū
táiqīnxíngdàoyún湿shīzuòchán

jiànshǔyuánxiāngànshānchánzàozhúfēi
shìjiānchángjiànníngzhǐzànwàngguī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侣在深山中修行的情景,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表达了僧侣与世隔绝、心境超然的生活状态。

“兰若无人到,真僧出复稀。”开篇即设定了一种宁静而孤独的氛围,兰若(佛教用语,指寺院)中少有游人,真正的僧侣更是难得一见,隐喻了僧侣修行的清高与世俗的隔绝。

“苔侵行道席,云湿坐禅衣。”这里通过苔藓长满小路、云雾濡湿禅座衣物的细节,描绘出僧侣生活的自然融合和孤寂。苔藓的生长表明时间的流逝,而云雾则增添了一份神秘与静谧。

“涧鼠缘香案,山蝉噪竹扉。”这两句通过涧鼠攀爬香案、山中蝉鸣竹叶的声音,更深化了僧侣生活的宁静与自然和谐。香案通常用于佛前供奉香烛,这里的“缘”字暗示了一种悠然自得的情态。

“世间长不见,宁止暂忘归。”最后两句表达了僧侣对俗世的超脱,以及内心对于归依的平静。这里的“暂忘”并非真正意义上的遗忘,而是心灵的一种解脱与放下。

整首诗通过对僧侣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一个超然物外、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境界。

作者介绍
祖咏

祖咏
朝代:唐   号:均不详   籍贯:洛阳(今河南洛阳)   生辰:699~746

祖咏(699~746),字、号均不详,唐代诗人,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少有文名,擅长诗歌创作。与王维友善。王维在济州赠诗云:"结交二十载,不得一日展。贫病子既深,契阔余不浅。"(《赠祖三咏》)其流落不遇的情况可知。开元十二年(724),进士及第,长期未授官。后入仕,又遭迁谪,仕途落拓,后归隐汝水一带。
猜你喜欢

冬夜读书

新晴别馆夜何其,拥褐寒窗读楚词。

月色半庭人语静,松阴满地客眠迟。

闻鸿倍觉江村远,望斗方知阁道移。

自分一生同木石,安居何恨遇清时。

(0)

谒濂溪先生祠墓·其三

轲死谁为继,寥寥千载悲。

宁知无极语,始应聚奎期。

南矣道方启,归与乐在兹。

初平还我辈,听语恨非时。

(0)

高洲刘述文

高洲似赤城,绕屋种黄精。

溪水桃花色,烟林布谷声。

记年从汉魏,混世狎公卿。

莫学刘郎隐,寻山更得名。

(0)

四楼诗·其一鉴湖

贺监风流今已希,鉴湖流水尚光辉。

洪都不道山川别,也有楼台送夕晖。

(0)

有感赠罗镇峰·其二

海贾南来万里孤,不辞合浦自投躯。

凭谁为语临渊客,纵得明珠已是愚。

(0)

中元朝谒长景二陵偕同年程松溪

史职纪春秋,皇情感霜露。

因陈七月诗,逾切终身慕。

奉璋分禁臣,鸣珂戒驿路。

结侣偕鸳鸾,出廓狎鸥鹭。

凉风禾黍稠,宿雨川原注。

崇巘已开䂀,曲涧仍藏雾。

四牡歌在途,三舍暂投暮。

山川谨王章,泽宫惬儒素。

登科愧刘祠,习礼邻孔户。

夙兴趋七陵,涧溯才百步。

文皇此启祥,仁后亦从祔。

松柏郁相望,冈陵同永固。

石马象卫遥,穗帐神明护。

谷应灵飙来,云瞻仙驭度。

祠官候晨昏,校卒洁庭阼。

横岚夜未央,悲蛩响如诉。

野卧时据鞍,月转倏移树。

钲闻万壑传,燎举庶品布。

上食俨生存,陈衣想物故。

牲荐接堂阶,骏奔竞交互。

望瘗未及终,促班仍有赴。

所重黍稷馨,且备祝号数。

讫事鸡未鸣,先驱马已骛。

石伏疑于菟,径闇凭顾兔。

再宿昔所便,速返期无误。

归报紫宸朝,分酬白雪句。

微劳焉足多,聊自忻殊遇。

(0)
诗词分类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诗人
张九龄 真德秀 纪昀 范浚 郝经 鲍溶 吴均 黎廷瑞 杨无咎 白朴 周伦 李益 李贽 刘永济 张居正 阮籍 罗邺 刘学箕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