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华亭十咏·其三吴王猎场》
《华亭十咏·其三吴王猎场》全文
宋 / 唐询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昔在全吴日,从禽耀甲戈。

百车尝载羽,一目旧张罗。

地变柔桑在,原荒蔓草多。

思人无复见,落日下山坡。

(0)
翻译
从前在全吴的日子里,我跟随猎物炫耀武力。
曾经乘坐百辆车满载羽毛,目光如网捕捉猎物。
土地变得适宜种桑,原野上杂草丛生。
怀念的人再也见不到,只有夕阳余晖洒落山坡。
注释
昔:从前。
在:在。
全吴:古代地名,今江苏苏州一带。
日:日子。
从禽:跟随猎物。
耀:炫耀。
甲戈:古代的武器,甲指铠甲,戈指长柄武器。
百车:很多车辆。
尝:曾经。
载:装载。
羽:羽毛,可能指鸟羽用于装饰或狩猎。
一目:目光。
旧:过去。
张罗:张开罗网捕猎。
地变:土地变化。
柔桑:柔软的桑树,代指适合种植桑树的土地。
在:存在。
原荒:原野荒芜。
蔓草:蔓延的野草。
思人:思念的人。
无复:不再。
见:见到。
落日:夕阳。
下山坡:落下山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回忆在全吴时期跟随吴王狩猎的场景。首句“昔在全吴日”点明了时间背景,暗示那段时光的辉煌与荣耀。接着,“从禽耀甲戈”形象地展现了吴王及其队伍装备精良,气势如虹,狩猎的壮观场面。“百车尝载羽,一目旧张罗”进一步描绘了猎物众多和组织有序的情景,体现了当时打猎活动的规模和技巧。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世事变迁,“地变柔桑在,原荒蔓草多”,昔日的猎场如今已不再是金戈铁马之地,取而代之的是田园风光,桑树成荫,野草丛生。这种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繁华的怀念以及对物是人非的感慨。“思人无复见,落日下山坡”以夕阳西下、山丘静默的画面收尾,渲染出一种寂寥落寞的气氛,寄托了诗人对故人的深深思念。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华亭吴王猎场的今昔对比,寓言了历史的沧桑和人事的变迁,情感深沉,富有哲理。

作者介绍

唐询
朝代:宋

(1005—1064)宋杭州钱塘人,字彦猷。唐肃子。以父荫为将作监主簿。仁宗天圣中赐进士及第。以吴育荐为御史,后育以宰相贾昌朝与询有亲嫌言为罢御史,遂附昌朝而排抵育。历知归、庐、湖、苏、杭、青等州及江西、福建、江东等路转运使、三司户部判官。英宗朝勾当三班院,判太常,进给事中。好收藏名砚,著有《砚录》。
猜你喜欢

祝英台近.善权寺相传为祝英台旧宅,寺后一台,云其读书处也。壁间旧有谷令君一词,春日与云臣、远公披藓读之,共和其韵

傍东风,寻旧事,愁脸界红箸。

任是年深,也有繫人处。

可怜黄土苔封,绿罗裙坏,只一缕、春魂抛与。

为他虑。还虑化蝶归来,应同鹤能语。

赢得无聊,呆把断垣觑。

那堪古寺莺啼,乱山花落,惆怅煞、台空人去。

(0)

菩萨蛮

晓寒瘦著西南月,丁丁漏箭余香咽。

春已十分宜,东风无是非。

蜀魂羞顾影,玉照斜红冷。

谁唱《后庭花》,新年忆旧家。

(0)

西湖杂诗·其二

游船平浅泛槎䒀,隔一牛鸣路转纡。

消得桑蓬残习否?中流容与数鸥凫。

(0)

清平乐

齐心藕意,下九同嬉戏。

两翅蝉云梳未起,一十二三年纪。

春愁不上眉山,日长慵倚雕阑。

走近蔷薇架底,生擒蝴蝶花间。

(0)

捣练子

烟袅袅,雨绵绵,花外东风冷杜鹃。

独上小楼人不见,断肠春色又今年。

(0)

洞仙歌

三竿日出,爱调妆人近。凫藻熏炉正香润。

看樱桃小注,桂叶轻描。图画里只少耳边朱晕。

金簪二寸短,留结殷勤,铸就偏名有谁认。

便与夺鸾篦,锦髻梳成,笑犹是,少年风韵。

正不在相逢合欢频,许并坐双行,也都情分。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诗人
包融 花蕊夫人 杜琼 费祎 陈夔龙 戴明说 宋绶 蔡琰 钟离权 哥舒翰 冯小青 葛洪 王赞 韩熙载 田为 苏易简 毌丘俭 朱高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