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祝英台近.善权寺相传为祝英台旧宅,寺后一台,云其读书处也。壁间旧有谷令君一词,春日与云臣、远公披藓读之,共和其韵》
《祝英台近.善权寺相传为祝英台旧宅,寺后一台,云其读书处也。壁间旧有谷令君一词,春日与云臣、远公披藓读之,共和其韵》全文
清 / 陈维崧   形式: 词  词牌: 祝英台近

傍东风,寻旧事,愁脸界红箸。

任是年深,也有繫人处。

可怜黄土苔封,绿罗裙坏,只一缕、春魂抛与。

为他虑。还虑化蝶归来,应同鹤能语。

赢得无聊,呆把断垣觑。

那堪古寺莺啼,乱山花落,惆怅煞、台空人去。

(0)
鉴赏

这首词以祝英台的故事为背景,描绘了善权寺的景色和历史感。"傍东风,寻旧事"开篇,暗示着对往昔的追寻,东风象征着春天,也带出祝英台的传说。"愁脸界红箸"描绘了一种愁绪满怀的情绪,可能与祝英台的形象相关。

"任是年深,也有繫人处"表达了即使岁月流转,祝英台的故事仍牵动人心。接下来,词人感慨古迹的荒凉,"黄土苔封,绿罗裙坏",暗示着昔日繁华已逝,只剩下春魂飘荡。"化蝶归来,应同鹤能语"引用梁祝化蝶的典故,表达对祝英台传奇结局的想象。

"赢得无聊,呆把断垣觑"流露出词人对遗迹的凝视,透露出一种无奈与寂寥。"古寺莺啼,乱山花落"营造出凄美的画面,进一步渲染了空寂与哀愁。最后,"惆怅煞、台空人去"直接表达了词人对祝英台故事中人物离去后的深深惋惜和失落。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通过对祝英台故事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词人对历史变迁和人事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祝英台这一女性形象的深情缅怀。

作者介绍
陈维崧

陈维崧
朝代:清   字:其年   号:迦陵   籍贯:宜兴(今属江苏)   生辰:1625~1682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
猜你喜欢

水亭纪梦用旧居韵

黄木湾前隔几秋,偶凭清梦到罗浮。

丹丘隐豹憎人上,石室游僧并客留。

回首凤凰台独迥,快心鹦鹉赋相酬。

又从蕉鹿乘江舰,霏雪寒风舣帝州。

(0)

闻彭西桥投笔用兵席中有怀

漫道辞家久,因嗟报国勤。

兵麾云外见,战角夜中闻。

入幕推为客,封侯拟是君。

谁怜张仲侣,对酒借离群。

(0)

馆中书怀二首·其一

昔曾结客少年场,此日南窗纳晓凉。

非为浮名难系缚,祇缘多病切江乡。

静观水鸟机心息,閒笑时人局面忙。

我欲朱明诗作社,长吟采药跨青羊。

(0)

送朱梅南作教南溪

都门追饯小光庭,万里遥占有聚星。

争说青毡惟乐道,肯嬿绛帐但传经。

泉寻濲水渊源远,路过兰溪纫佩馨。

作别因思忠烈庙,黯然含意向邮亭。

(0)

小孤山

亭亭前岛战渀泷,继作峥嵘是有双。

争奈漼波雄万马,恨无林立满长江。

(0)

赠王沂川

爱汝词华俊,才名人所闻。

高风齐孺子,逸思过参军。

剑气藏珠斗,丹光拂紫云。

招携吾岂敢,端坐慕清芬。

(0)
诗词分类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诗人
祢衡 刘启 邹阳 班彪 路温舒 戴圣 向秀 鸠摩罗什 左丘明 韩非 庄周 李耳 荀子 李斯 曾参 吕不韦 公羊高 谷梁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