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丝曳绿,正豆雨初晴,水天朱夏。石榴绽也。
看猩红万点,倚亭敧榭。锁闼深中,料想酒阑歌罢。
日将下。是那处藕花,香胜沈麝。窗外风竹打。
似戛玉敲金,送声潇洒。共观古画。
唤石鼎烹茶,细商幽话。宝鸭烟消,天外新蟾低挂。
凉无价。又丁东、数声檐马。
柳丝曳绿,正豆雨初晴,水天朱夏。石榴绽也。
看猩红万点,倚亭敧榭。锁闼深中,料想酒阑歌罢。
日将下。是那处藕花,香胜沈麝。窗外风竹打。
似戛玉敲金,送声潇洒。共观古画。
唤石鼎烹茶,细商幽话。宝鸭烟消,天外新蟾低挂。
凉无价。又丁东、数声檐马。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夏日景象和闲适的生活情趣。开篇“柳丝曳绿,正豆雨初晴,水天朱夏”勾勒出一个雨后初晴的夏日景色,柳絮轻拂,豆大的雨珠刚停,碧空如洗,水面与天色交融,呈现出一种宁静而鲜明的夏意。
接着,“石榴绽也。看猩红万点”写出了盛开的石榴花,如猩红色的珍珠一般点缀其间,显得生机勃勃,色彩斑斓。诗人在这样的美景中“倚亭敧榭”,悠然自得,享受着这份静谧。
“锁闼深中,料想酒阑歌罢”则透露出诗人可能正在进行一场私密的宴饮,酒阑已罢,但心中还在细数那未尽的欢愉和悠长的歌声。紧接着,“日将下”表明时间已经不早,太阳即将西下。
“是那处藕花,香胜沈麝”中的藕花,其香气胜过了沈麝(一种名贵的香料),此句描写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清新香气。外面有风吹动竹子发出的声音,“窗外风竹打”,如同敲击玉石或金铁般清脆悦耳。
“共观古画。唤石鼎烹茶,细商幽话”则是诗人与友人一起欣赏古代绘画,同时用石制的鼎进行简单的茶艺,品茗之余,交流着一些深奥而又不为世人所知的雅致谈资。
最后,“宝鸭烟消,天外新蟾低挂。凉无价。又丁东、数声檐马”中,宝鸭(一种香炉)中的香已经燃散,夜幕降临,一轮明月仿佛挂在天边,而这份凉意,却是无价的。诗尾两句,则是夜深人静之时,只听得远处传来几声狗吠马嘶的声音,增添了一份宁静夜晚的氛围。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日常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闲适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细腻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