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戏题画卷·其一》
《戏题画卷·其一》全文
宋 / 程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五载京尘白鬓须,丹青遐想寄衡巫。

如今扫迹长林下,却对真山看画图。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从京城归隐后的生活情景与心境转变。诗中充满了深沉的哲理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五载京尘白鬓须”,开篇即点明了诗人五年在京都生活的辛劳与沧桑,岁月的流逝不仅在京城的尘嚣中留下了痕迹,更在诗人的鬓发上染上了白霜。“白鬓须”不仅形象地展现了时间的无情,也暗示了诗人对繁华与喧嚣的厌倦。

“丹青遐想寄衡巫”,这里“丹青”指绘画艺术,“遐想”则表达了诗人通过艺术创作来寄托自己对理想世界的向往与追求。而“衡巫”则是古代神话中的两座名山,常被用来象征理想的仙境或心灵的归宿。这一句透露出诗人虽身处尘世,但内心仍怀揣着对美好、宁静生活的憧憬与渴望。

“如今扫迹长林下”,诗人以“扫迹”形容归隐后的清静生活,意味着他已远离了世俗的纷扰,选择在幽静的森林中安顿下来,过起了与世无争的生活。这里的“长林下”既是一种实际的环境描写,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象征,代表着一种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心境。

“却对真山看画图”,最后一句巧妙地将现实与艺术融合在一起。诗人面对真实的山川美景,却仿佛在欣赏一幅精美的画卷。这不仅体现了他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也反映了他在归隐生活中找到了与艺术相通的另一种精神寄托。通过这样的描述,诗人传达出了一种超越物质层面、追求心灵深处和谐与美的生活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诗人生活状态和内心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从繁华到归隐、从现实到艺术的深刻转变,以及在自然与艺术中寻找心灵慰藉的主题。

作者介绍
程俱

程俱
朝代:宋   字:致道   号:北山   籍贯:衢州开化(今属浙江)   生辰:1078—1144

程俱(1078—1144)北宋官员、诗人。字致道,号北山,衢州开化(今属浙江)人。以外祖邓润甫恩荫入仕。宣和三年赐上舍出身。历官吴江主簿、太常少卿、秀州知府、中书舍人侍讲、提举江州太平观、徽猷阁待制。诗多五言古诗,风格清劲古淡,有《北山小集》。 
猜你喜欢

寿楼春.前题,代

坚牢是神仙。待铺扬福履,费尽涛笺。

且自尚书红杏,侍中青田。丰镐地,黔川蛮。

知一般、怀思缠绵。

况三䣊含濡,千家嗑啜,齐戴大罗天。

将进酒,便便言。怎年登大耋,曾不华颠。

共诧方瞳朗朗,长髯岩岩。周召傅,商彭篯。

又浮邱、洪崖随肩。佳节正薰风,瑶琴细弹三两弦。

(0)

南乡子·其一

不寐拥重衾。百事悲欢尽到心。

醒眼看天容易倦,怎禁。烛冷香消更夜深。

弦断剩闲琴。已矣伊人指上音。

几阵啁啾倾耳听,空林。斜月凄风叫暗禽。

(0)

琐窗寒.盆山

缩华为峰,剪淞作水,小盆春聚。

嵌空壁立,也似俯窥洲渚。

爱轻盈、海棠淡红,苔坳乍湿前宵雨。

看游鳞绕石,洋洋便抵,寒沧孤屿。江浒。曾经处。

记雨点金焦,危楼悬树。凭舷远瞩,依约方瓷堪贮。

算大千、世界微尘,休论芥子须弥柱。

只难忘、听瀑开先,洗头寻玉女。

(0)

木兰花慢.塔江寺怀龚碧琴

向层楼一望,但无际,夜迷濛。

正银汉斜倾,怒潮初落,天换秋容。愁侬。

四更倦影,伴浮屠,孤耸对寒空。

故把离愁唤起,带声飞过霜鸿。微红。

漏火深松,如有客,隐灯篷。

只幽思无着,云随高下,水隔西东。

栏干,可怜倚遍,恨吟魂、曾不肯来同。

偏是怀人不见,半钩月吐前峰。

(0)

一枝花.晓经秦邮,过故居作

帆影收残驿。问讯沤边消息。未黄寒柳外、晓风急。

湖水湖烟,一抹伤心碧。甚处寻秦七。

衰草微云,依然旧日词笔。霜重城阴湿。

归路暗惊非昔。东偏三五亩薜萝宅。

十载尘颜,算只有颓波识。俊游忘不得。

认秃树荒祠,乳雅犹带离色。

(0)

望江南六十四阕·其四十七

山庐好,忙事比人多。

晨起阶前怜斗蚁,夜来灯下救飞蛾。悲悯付微哦。

(0)
诗词分类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诗人
顾璘 李白 顾清 方回 丘逢甲 周紫芝 杨士奇 李梦阳 张耒 陈造 王十朋 王夫之 苏辙 杨慎 王安石 张萱 徐熥 陈恭尹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