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口悬河气吐云,贤豪往往尽知闻。
论兵似欲无坚敌,揽辔常思去败群。
正使流言成玉玷,何妨浃骨自兰芬。
他年罢社悲闾里,宿草犹应哭故坟。
辩口悬河气吐云,贤豪往往尽知闻。
论兵似欲无坚敌,揽辔常思去败群。
正使流言成玉玷,何妨浃骨自兰芬。
他年罢社悲闾里,宿草犹应哭故坟。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程俱对徐节之学士慎言的悼念之作。诗人以“辩口悬河气吐云”开篇,形象地描绘了徐节之学士的口才出众,言辞如云,令人钦佩。接着,“贤豪往往尽知闻”,表明徐节之学士在当时社会中享有极高的声誉和广泛的影响。
“论兵似欲无坚敌,揽辔常思去败群”,这两句进一步展示了徐节之学士在军事策略上的高超见解和治理国家的决心与能力,他似乎想要消除所有敌人,带领国家走向繁荣昌盛。
然而,“正使流言成玉玷,何妨浃骨自兰芬”,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徐节之学士遭遇流言蜚语的深切同情,同时也赞扬了他即使在逆境中也能保持高尚品德的品质,如同兰花般散发出芬芳。
最后,“他年罢社悲闾里,宿草犹应哭故坟”,诗人预见到将来人们会为徐节之学士的离世而悲伤,即使在他去世多年后,人们仍会在他的墓前哀悼,表达了对逝者的深深怀念和敬仰之情。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深刻的寓意,不仅展现了徐节之学士的卓越才能和高尚品德,也表达了诗人对其深深的哀悼和崇敬之情。
幼年壮气寒逾热,更喜朱颜照飞雪。
门前地厚堆玉尘,屐齿千回狂走折。
今来过壮能几秋,眼未见雪心先愁。
病肤隐粟出门懒,敝袍尽日红炉头。
此身知更十年后,雪屋能如今坐否。
层衾没颔定昼眠,那复吟边开冻口。
壮龄衮衮洪涛奔,百年浩荡未易论。
人间万事亦颠倒,且对今雪空清樽。
相望蜀父老,应嫌驷马迟。
三冬辞幕府,千里走京师。
富贵那能滞,文章自有知。
关山含雪意,别酒对秦姬。
有客就征骖,风前别酒酣。
慈颜依膝下,归意满江南。
去路草初歇,到家梅正含。
短书无惜寄,别后抵清谈。
马蹄乘兴急离秦,轻雪初消塞外尘。
谈笑暂来趋幕府,文章犹记从车茵。
雍雍妙画平边徼,衮衮清言服座人。
诗句不须论别意,临岐探破故都春。
地势盘纡巧凿开,当年匠意亦多才。
池名不逐唐宫废,岸折犹如蜀阪来。
水落有时逢旧石,草深无处觅遗台。
行春丞相寻陈迹,往事空嗟浩劫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