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说宪非病,空惭回庶几。
家贫人卧稳,桥断客来稀。
秋草恣侵径,寒云伴掩扉。
明朝野水落,依旧钓渔矶。
漫说宪非病,空惭回庶几。
家贫人卧稳,桥断客来稀。
秋草恣侵径,寒云伴掩扉。
明朝野水落,依旧钓渔矶。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因病卧床,外界环境与心境的微妙变化。首句“漫说宪非病”,以轻松的口吻道出病中的无奈与自嘲,透露出一种超然的态度。接着“空惭回庶几”一句,表达了对未能及时康复的遗憾和自责,情感细腻而真挚。
“家贫人卧稳”一句,通过对比贫富,强调了病中静卧的安宁与舒适,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现状的接受与理解。“桥断客来稀”则进一步描绘了病中环境的冷清与孤独,桥断象征着外界的阻隔,客人稀少则暗示了人际交往的减少,营造了一种与世隔绝的氛围。
“秋草恣侵径,寒云伴掩扉”两句,运用自然景象的描写,渲染出一种凄凉而宁静的秋日景象。秋草肆意蔓延,寒云伴随门扉,不仅展现了季节更替的自然规律,也暗喻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淡泊。这里,自然界的动态与诗人的静态形成了鲜明对比,增强了诗歌的意境美。
最后,“明朝野水落,依旧钓渔矶”两句,以对未来景象的想象收尾,预示着病后世界的清新与平静。野水落,意味着雨水退去,世界恢复原貌;而“依旧钓渔矶”则寄托了诗人对回归平静生活的渴望与期待。这两句既是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也是对当下病痛的超越与解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病中情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坚韧与乐观,以及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感悟。语言平实而富有画面感,情感真挚而深沉,体现了明代文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
东海窥蓬莱弱水,浩荡隐映金银台。
青山瞰吴越烟霞,明灭缥渺连天台。
天台岧峣一万八千丈,荡摩日月青云上。
西倾泰华出蛾眉,东拔嵩丘振雁荡。
我昔传闻心亦惊,一夜飞梦游赤城。
赤城孤月照我影,送我迢迢度华顶。
华顶连天高百越,凭虚空兮见溟渤。
云溟濛兮山欲雨,波汹涌兮石飞雪。
深林层崖阴晦忽,熊咆龙吟悲风发。
仙人其来兮纷纷,揭华盖兮烂垂云。
绰约兮金母,杳霭兮元君。
秘玄章兮绿字,挥宝剑兮星文。
命广成洗髓,洪崖濯发。五粒松花,饱予肌骨。
忽抱云璈飞上天,俄然一笑三千年。
又作石桥别,遥遥见金仙。
龙象何蹴踏,天花雨翩翩。
遗予舍利子,铿然金石坚。
逍遥上兜率,列坐谈空禅。
须臾惊觉心亦碎,秪疑枕席烟霞里。
四壁虫声夜正分,一帘月色寒如水。
天明走马入红尘。忘却仙游梦时事。
《梦游天台》【明·王恭】东海窥蓬莱弱水,浩荡隐映金银台。青山瞰吴越烟霞,明灭缥渺连天台。天台岧峣一万八千丈,荡摩日月青云上。西倾泰华出蛾眉,东拔嵩丘振雁荡。我昔传闻心亦惊,一夜飞梦游赤城。赤城孤月照我影,送我迢迢度华顶。华顶连天高百越,凭虚空兮见溟渤。云溟濛兮山欲雨,波汹涌兮石飞雪。深林层崖阴晦忽,熊咆龙吟悲风发。仙人其来兮纷纷,揭华盖兮烂垂云。绰约兮金母,杳霭兮元君。秘玄章兮绿字,挥宝剑兮星文。命广成洗髓,洪崖濯发。五粒松花,饱予肌骨。忽抱云璈飞上天,俄然一笑三千年。又作石桥别,遥遥见金仙。龙象何蹴踏,天花雨翩翩。遗予舍利子,铿然金石坚。逍遥上兜率,列坐谈空禅。须臾惊觉心亦碎,秪疑枕席烟霞里。四壁虫声夜正分,一帘月色寒如水。天明走马入红尘。忘却仙游梦时事。
https://shici.929r.com/shici/n9n8tFDAi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