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有一草名鼠莽,食之随死不可医。
非惟自己受毒烈,辄使妻儿常号悲。
本图将此报私忿,不知官府诚难欺。
人生乐国岂易得,轻命如此何愚痴。
县令惭无功及民,徒有勤恳形诸辞。
后来有问谁为此,但道东阳田家儿。
闻有一草名鼠莽,食之随死不可医。
非惟自己受毒烈,辄使妻儿常号悲。
本图将此报私忿,不知官府诚难欺。
人生乐国岂易得,轻命如此何愚痴。
县令惭无功及民,徒有勤恳形诸辞。
后来有问谁为此,但道东阳田家儿。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悲剧性的场景,讲述了一种名为“鼠莽”的毒草,如果食用将会导致无法治疗的死亡。诗人通过这个情节,表达了对生命宝贵和社会不公的感慨。
在开篇,诗人便直接点出了“鼠莽”草的剧毒及其对家庭带来的毁灭性影响,不仅个人难以幸免,还会让妻儿陷入长期的悲痛之中。这种描述营造了一种紧迫和无奈的氛围。
接着,诗人转向了个人的愤懑与社会的不公正。他似乎在控诉某种私仇,并且对官府的无能或冷漠表示出了失望。这里,“本图将此报私忿”一句,透露出个人对于正义和秩序的渴求以及现实中的挫败感。
紧接着,“人生乐国岂易得,轻命如此何愚痴”两句,更深化了主题。诗人似乎在反思人类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轻视生命之间的矛盾。这不仅是个人命运的问题,也是整个社会和时代背景下的共同写照。
最后,“县令惭无功及民,徒有勤恳形诸辞”一句,则表现了地方官员在面对民众疾苦时的无力感。他们虽然表面上勤勉地展现着关切,但实际上却无法有效解决问题。
诗的结尾,“后来有问谁为此,但道东阳田家儿”则是对整个悲剧的一个总结,也暗示了事件的真相可能永远不会被完全揭露。这里的“东阳田家儿”,可能象征着一个普通的农户家庭,他们在社会底层的处境无疑增加了他们遭遇不幸的可能性。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鼠莽草毒性和其带来的悲剧后果的描写,触及了生命、正义与社会责任等深刻主题。
漆城容可为荫室,发白何由黑于漆。
但闻拔白成斑句,安得反老还童术。
嗟予同气仍同心,怜我年侵雪更侵。
尔年少我尚馀纪,我发纵秃当投簪。
顶如赤壶已无二,君有良方诚已试。
正使缁鬓犹能华,未免种须逢见戏。
我发非病心合医,心白发白无已时。
欲将心来烦汝黑,且图百问百不知。
晚禾未割云样黄,荞麦花开雪能白。
田家秋日胜春时,原隰高低分景色。
寒栗挂篱实累累,角田已收枯豆萁。
芋魁切玉和作糜,香过邻墙滑流匙。
牧童牧童罢吹笛,领牛山下急归吃。
菜本未移麦未种,尔与耕牛閒未得。
松柏覆高冈,根株渗七泽。
雪霜有古今,柯叶无改易。
上干青云霄,下庇神龙宅。
哕哕朝阳鸣,杳杳逢堵迹。
五色绚文章,八音谐金石。
群飞竞婆娑,争附第充斥。
匠石既罕遇,社栎顾何益。
伶伦不雌雄,嶰竹杂蝼蝈。
蓝田惊世瑞,造物等儿剧。
昨曾窥斓斑,今犹眩朱碧。
居然获径寸,几欲按三尺。
久之置怀袖,尚尔赊踧踖。
姑凭副墨子,往备庚桑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