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云遂崇朝,飞雨洒高阁。
萧瑟傍松檐,委迤带烟郭。
坐来池水满,吟罢林花落。
已知禾黍秋,不奈衣裳薄。
密云遂崇朝,飞雨洒高阁。
萧瑟傍松檐,委迤带烟郭。
坐来池水满,吟罢林花落。
已知禾黍秋,不奈衣裳薄。
这首明代诗人释妙声的《雨》描绘了一幅清晨雨景图。首句“密云遂崇朝”写出了天空乌云密布,早晨的气氛浓厚;“飞雨洒高阁”则形象地展现了雨点从高空落下,洒在高耸的楼阁上。接下来,“萧瑟傍松檐”描绘了雨打在松树和屋檐上的声音,营造出一种凄清而宁静的氛围。“委迤带烟郭”进一步扩展画面,将雨势与远处的城市烟雾相连,增加了空间感。
诗人坐在那里,欣赏着雨后池水上涨的景象,感叹“坐来池水满”。吟诵完毕,他注意到周围的花瓣因雨而飘落,“吟罢林花落”,寓言了岁月的流转和生命的短暂。最后两句“已知禾黍秋,不奈衣裳薄”,诗人由眼前之景联想到即将到来的秋季作物收割,同时也暗示了天气转凉,自己身上的衣物单薄,难以抵挡寒意。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雨中的自然景色,寓含了季节变换和人生况味,展现出诗人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