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院无人,整日垂帘,孤负好春。
正春愁难系,游丝撩乱,春魂不定,飞絮飘零。
浓绿欺红,残红泣绿,泪向东风莫须倾。
群芳谱,把香绒几缕,欲绣难成。无情最是啼莺。
更惊起、阑干午梦醒。
怕一泓菱镜,照来消瘦,一声梅笛,吹彻凄清。
柳色湔衣,苔痕缀石,楼外斜阳易感人。
临波立,折杨枝作管,写出词新。
小院无人,整日垂帘,孤负好春。
正春愁难系,游丝撩乱,春魂不定,飞絮飘零。
浓绿欺红,残红泣绿,泪向东风莫须倾。
群芳谱,把香绒几缕,欲绣难成。无情最是啼莺。
更惊起、阑干午梦醒。
怕一泓菱镜,照来消瘦,一声梅笛,吹彻凄清。
柳色湔衣,苔痕缀石,楼外斜阳易感人。
临波立,折杨枝作管,写出词新。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感伤的春日画面。小院无人,垂帘遮掩,显得格外冷清,辜负了大好的春光。词人感叹春愁难禁,游丝纷乱,春魂飘忽不定,如同飞絮般无依。绿叶压过了红花,凋零的花瓣似乎在向东风倾诉哀愁,无法完成群芳谱中的美丽画卷。
接下来,词人借啼莺唤醒午梦,表达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自身容貌憔悴的担忧。菱镜中的倒影让人心生消瘦,梅笛声则唤起深深的凄凉。洗衣的柳色和石上的苔痕,以及夕阳西下,都触动了词人的敏感心灵。他站在水边,折取杨枝做成笛子,试图以新词来抒发内心的情感。
整体来看,这首《沁园春》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流露,展现了词人对春日变迁与人生无常的感慨,具有浓厚的清代词作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