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仙不落野狐禅,鲜脱须弥见大千。
好笑洵阳江上妇,琵琶垂老过人船。
乔仙不落野狐禅,鲜脱须弥见大千。
好笑洵阳江上妇,琵琶垂老过人船。
这首诗通过对比乔仙与野狐禅,以及对一位老年妇女在江边弹奏琵琶的描绘,展现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和情感体验。
首先,“乔仙不落野狐禅”一句,以“乔仙”象征高洁超凡之人,而“野狐禅”则比喻那些表面看似高深实则空洞无物的思想或行为。这里通过对比,强调了真正的智慧与修为不应流于形式,而应深入本质,达到更高的境界。
接着,“鲜脱须弥见大千”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须弥山是佛教中象征宇宙中心的高山,而“大千世界”则是指广阔无垠的宇宙。这句话意味着真正的智慧能够洞察宇宙的奥秘,理解生命的真谛,超越世俗的束缚,达到一种心灵的自由与宽广。
最后,“好笑洵阳江上妇,琵琶垂老过人船”则以一位老年妇女在江边弹奏琵琶的故事,表达了对生命坚韧与美好的赞美。琵琶是中国传统乐器,其音色悠扬,能引发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通过这位妇女垂老仍能保持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诗人借此表达了一种对生命不息、精神永存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形象的比喻和生动的场景描绘,探讨了人生的意义、智慧的真谛以及对生命的热爱,充满了哲理性和艺术性。
疏星四五点。漏箭无声银汉转。何处清歌擘阮。
渐露柳变秋,凉萤泫晚。簪斜髻散。
忍轻抛、班女纨扇。池荷净、软风动竹,水上暗香满。
依黯。瑶阶立遍。认履迹、芳苔尽掩。
同心栀子又落,甚已落仍开,雪香庭院。
骈枝花数剪。待寄与、钗梁小燕。
明灯下、玉珰缄恨,又费镂青管。
薰风院落,有红榴百朵,敛约生衣傍花坐。
试青缯画扇,白定茶瓶,垂柳外、常有流莺过我。
小斋题画舫,短短扶栏,十扇窗扉玉连锁。
满种四时花,剪绿科黄,兼料理、松彡竹个。
便澹雨、浓晴总相宜,算花底周旋,有功无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