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句容澄上人群玉轩求诗》
《句容澄上人群玉轩求诗》全文
宋 / 李之仪   形式: 古风

日日不离山,爱山终不厌。

因地端有来,及此若尚欠。

当轩出巑屼,昏膜遽效砭。

枝撑檐楹窄,明灭烟云暂。

幽禽时一鸣,隐约隔天堑。

早闻群玉峰,世境未易占。

却应三昧力,易致兹可验。

便拟绝高深,两足恐不赡。

幻化浪攀缘,胶扰窘囊槛。

会须揖清风,方暑对枕簟。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山的喜爱之情,以及在人群中寻找清净之地的心境。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的壮丽与幽静,以及人在自然中的渺小与向往。

首句“日日不离山,爱山终不厌”,表达了诗人对山的热爱与不舍,每日与山相伴,即使再久也不感到厌倦。接着,“因地端有来,及此若尚欠”则暗示了山的丰富与神秘,似乎总有未被发现的奥秘等待着探索。

“当轩出巑屼,昏膜遽效砭”描绘了山峰的峻峭与挺拔,仿佛是大自然的利刃,切割开昏暗的天空。而“枝撑檐楹窄,明灭烟云暂”则通过树木与云烟的交织,营造了一种既紧密又稍纵即逝的氛围,增加了画面的动态感。

“幽禽时一鸣,隐约隔天堑”进一步渲染了山林的宁静与生机,偶尔传来的一声鸟鸣,打破了寂静,却又在天堑(即天边)的另一侧消失,增添了几分神秘与遥远。

“早闻群玉峰,世境未易占”表达了诗人对传说中群玉峰的向往,认为这样的仙境难以轻易获得或占据。而“却应三昧力,易致兹可验”则暗示了通过某种超凡的智慧或修为,可以达到接近或体验这种境界。

最后,“便拟绝高深,两足恐不赡”表达了诗人想要超越现实,追求更高深的境界,但又担心自己的能力不足以实现。“幻化浪攀缘,胶扰窘囊槛”则可能是在比喻追求理想过程中的困难与束缚。“会须揖清风,方暑对枕簟”则是诗人希望在清凉的风中,面对夏日的酷暑,寻求心灵的平静与解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理想的追求以及在现实与理想之间的挣扎与思考。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哲理,体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精神世界的积极探索。

作者介绍
李之仪

李之仪
朝代:宋   字:端叔   籍贯:沧州无棣(庆云县)   生辰:1038~1117

李之仪(1048~1117)北宋词人。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沧州无棣(今属山东省)人。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卜居当涂。著有《姑溪词》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题跋》二卷。
猜你喜欢

晚眺

束书辞蓟北,乘传过山东。

帆送孤舟急,河流百折通。

夕阳疏雨外,寒草澹烟中。

无限诗人意,何劳觅画工。

(0)

写竹寄赵叔平

君家修竹绕轩居,一别而今十载馀。

闻说锦绷新意好,旧时根本恐萧疏。

(0)

风雨溪居

宿云暗溪树,新涨没莎渚。

幽人正酣眠,茅堂闭风雨。

(0)

月篷轩

轩居窄窄小于舟,窗户虚明瞰碧流。

月色正圆思载酒,波光难定懒垂钩。

不忧平地风波起,最喜近人星汉浮。

无限沧洲烟水趣,谪仙何必跨鲸游。

(0)

潼川驿宰潘君复任持卷求诗

三年传舍官如旧,来往追随不厌频。

扫径惯迎天上客,折梅长寄陇头人。

驿楼树暗淮烟晓,官棹花明楚水春。

待我南归重经过,索茶呼酒莫相嗔。

(0)

味易斋为周叔训赋

厚味人所嗜,子独味于道。

味道夫如何,羲经日穷讨。

大而天地外,细则秋毫杪。

所遇各有味,咀嚼期了了。

至味不可言,惟应自知好。

非苦亦非甘,忘饥复忘饱。

澹泊养吾神,泰和沃吾抱。

长年味斯味,兀兀不知老。

掩卷坐忘言,见此庭前草。

晴光宿雨收,远色连天杳。

咄彼刍豢徒,胡为养其小。

(0)
诗词分类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诗人
皇甫冉 丘浚 程嘉燧 陈三立 薛能 张继先 钱谦益 邓肃 黄滔 鲍照 杨载 薛时雨 姚勉 赵嘏 袁宗道 段成己 朱元璋 周邦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