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翠峰峦云雾里,琼琚楼观石林端。
何人曳杖岩头去,不畏松风瀑沫寒。
紫翠峰峦云雾里,琼琚楼观石林端。
何人曳杖岩头去,不畏松风瀑沫寒。
这首明代虞堪的《为道公题夏山图》描绘了一幅山水画卷。首句“紫翠峰峦云雾里”,以紫色和翠绿的山峰隐没在缭绕的云雾之中,展现出夏日山景的朦胧美与神秘感。次句“琼琚楼观石林端”则将视线转向山顶,比喻用如玉般瑰丽的楼阁坐落在奇特的石林边缘,显现出道教建筑与自然景观的和谐共处。
最后两句“何人曳杖岩头去,不畏松风瀑沫寒”,通过描绘有人独自持杖漫步于山岩之上,即使面对松涛阵阵和瀑布飞溅的冷冽寒意,也无所畏惧,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闲适自在的人生态度。整首诗通过画面的描绘和人物的刻画,传达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丙申正月初一日,巢君野人拈秃笔。
涂窗作鸦忆少年,不知老丑光阴疾。
退藏未了桑蚕茧,生涯仅似崖蜂蜜。
小儿怪我不同尘,进不能寸退盈尺。
岂知穷通自有命,我手可断不书乞。
安道何事竟碎琴,管宁何意至割席。
五斗不换东篱菊,千户宁如江陵橘。
蚊虻瓮盎互起灭,欢乐几何长郁郁。
我从方外得天游,始叹世缘如沐漆。
纵横妙用剑两枝,出入无方马一只。
老师云边亲授记,许我虚空轰霹雳。
东风吹动老虬枝,笑拂苍髯双眼碧。
年高德劭,休叹老而传。纵白发,尚红颜。
楚丘且谓吾始壮,大致仕亦宜然。
更尊荣,安富贵,寿绵延。
闻道生辰当月吉,万福千祥降自天。
献春酒,展华筵。
从心奚止不逾矩,绛人彭祖信齐肩。
更殷勤,加颂祷,等椿年。
人间秋至。对暮雨满城,沈思如水。
桐叶惊风,似语怨蛩齐起。
南楼月冷曾多恨,怕而今、夜深横吹。
那堪更听,萧萧摵摵,透窗摇睡。问楚梦、闲云何地。
但手约轻绡,省人深意。红树池塘,谁见宿妆凝睇。
旧时裘马行歌事,合都归、汀苹烟芷。
思王渐老,休为明珰,沈吟洛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