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信斯文骨肉亲,相逢一笑见情真。
饶他鸟兽非吾与,四海看来总一人。
谁信斯文骨肉亲,相逢一笑见情真。
饶他鸟兽非吾与,四海看来总一人。
这首诗《遇友二首(其一)》由明代诗人陈繗所作,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了深厚的人际情感和对友情的珍视。
首句“谁信斯文骨肉亲”,诗人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对传统观念中血缘亲情与精神层面友情之间关系的思考。这里的“斯文”不仅指文学艺术,更蕴含了精神品格之意,强调了在精神层面上,友情可以超越血缘关系,成为一种珍贵的纽带。
次句“相逢一笑见情真”,描绘了与友人相遇时的场景,一个“笑”字,生动地展现了友情的温暖与真诚。这不仅是表面的欢笑,更是内心深处情感的真实流露,体现了朋友间默契与理解的力量。
后两句“饶他鸟兽非吾与,四海看来总一人”,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以“鸟兽”比喻那些非人类的朋友或事物,强调了在广阔的天地间,无论是人还是其他生命,都可能成为心灵相通的伙伴。而“四海看来总一人”则表达了诗人对宇宙间广泛联系和普遍友谊的感慨,即在更大的时空背景下,每个人都与他人紧密相连,友情无远弗届。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友情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人际关系深刻的理解和对普遍人性的感悟,语言质朴而富有哲理,情感真挚动人。
试望愁城,天地无光,壮士吞声。
奈悲秋宋玉,不堪长恨;伤春杜牧,未免多情。
万斛纷来,百端交集,方寸之心难与争。
叹人世,黯然销魂,惟此为深。仆今奉教先生。
毋劳尔神兮摇尔精。使王乔与我,遨游而逝;
黄公与我,歌咏而行。
寂寞为床,玄虚为宇,叱咤驱愁服上刑。
愁休矣,逝将适乐土,实获吾心。
雨馀如沐。正暑气乍消,阶除新绿。
有客樽开琥珀,骈罗丝肉。
珠帘高捲斜阳里,扇薰风、小堂花竹。
遏云弦管,忘形亲串,清欢何足。叹当日、陈隋竞逐。
看萤苑迷楼,皆成荒麓。重演繁华莲镜,光涵冰玉。
扬州烟月浑如旧,更谁翻、夜游清曲。
兴亡一梦,且酬佳夕,笑燃银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