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衫窄袖身材小,影向银灯好。
珠歌劝饮度清圆,无奈尊前侍立暗生怜。
牡丹亭榭花如绣,巧对红儿瘦。
初开豆蔻尚含春,转是五更风雨会愁人。
轻衫窄袖身材小,影向银灯好。
珠歌劝饮度清圆,无奈尊前侍立暗生怜。
牡丹亭榭花如绣,巧对红儿瘦。
初开豆蔻尚含春,转是五更风雨会愁人。
这首清代词作《虞美人·其三》(作者曹尔堪)描绘了一幅细腻的闺中女子形象。"轻衫窄袖身材小"写出了女子身姿娇小,衣着朴素而清新,透出少女的青春活力。"影向银灯好"则通过银灯映照下的身影,展现出她的温婉与娴静。
"珠歌劝饮度清圆"描绘了女子在宴席上以歌声劝酒的场景,"清圆"可能指的是酒杯,也暗示了月圆之夜,增添了诗意。然而,"无奈尊前侍立暗生怜"表达了她独自站在酒杯前的孤独和被怜惜的心情,透露出一丝淡淡的哀愁。
下片继续描绘环境与女子心境:"牡丹亭榭花如绣"运用了牡丹盛开的美景来衬托女子的美丽,"巧对红儿瘦"中的"红儿"可能是女子的名字,"瘦"字既形容了牡丹的娇艳,也暗示了女子的内心憔悴。"初开豆蔻尚含春"借豆蔻花含苞待放比喻女子的青春年华,"转是五更风雨会愁人"则预示着风雨将至,暗示了女子对未来生活的忧虑和担忧。
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刻画了一个在宴席上独自承受寂寞、期待关爱的女子形象,展现了清代闺秀的内心世界。
春逐莺归,人如蝶瘦,匆匆负了流年。
药炉香静,扶病到花前。
门掩东风人去,这残红、还有谁怜。
剩垂柳、恹恹似我,和雪压秋千。
深闺当此夕,红帘押月,紫佩横烟。
想灯屏、扶枕愁听啼鹃。
千万今宵早睡,好相寻、梦里凭肩。
可能倩、胭脂将泪,飞向那人边。
西园公子,恁才名绝代,偏遭时忌。
一击泰军纷解甲,同气情怀难已。
关上鸡鸣,楼头客醉,碌碌谁能尔。
史公佳传,千秋犹记名字。
谁料草没鸿池,雪残兔苑,销尽王侯气。
往日风流都歇绝,折戟沉沙难洗。
竹院晨钟,松林夕梵,久忘烽烟紫。
夷门何处,缁尘滚滚东起。
流光如驶,凭阅年七十,旌扬未被。
梦里贞魂能诉恨,远涉瓯闽万里。
校士方还,采风又出,重与乌头峙。
苹香荐俎,煌煌玉诏泥紫。
尚念宰树枝青,孤皱发白,一线千钧系。
广置田畴延似续,伯道休嗟无子。
化石峰高,摩笄山峻,劲节真堪比。
春兰秋菊,姓名无绝彤史。
千林雪冱,是何人结屋,冻云深处。
篱落垂垂,相见无言,浑把东风领取。
缟衣怕逐明蟾隐,莫唤起、双双翠羽。
但巡檐、索遍幽香,一点芳心谁诉。
绝爱青山眉妩,绕横枝面面,玉容增嫭。
一抹疏烟,山阁无尘,俊煞神仙伴侣。
高寒玉宇前因在,凭想像、孤怀如许。
漫惊疑、花下无蹊,铁石当年曾赋。
柳絮为萍,梅子渐黄,天气如许。
溪云乍起遮山,酿做几丝微雨。
东西不定,摇曳淡雾轻烟,荷钱一一跳珠露。
庭树碧参差,荫青苔无数。平楚。
断塘遥指,如发秧针,绿迷南浦。
暗想空江,轧轧惟闻柔橹。
乱红无影,寂寞静掩疏篱,铜街湿糁香尘路。
倩斗帐高眠,小窗边听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