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夏》
《夏》全文
唐 / 无名氏   形式: 古风

赤帝旗迎火云起,南山石裂吴牛死。

绣楹夜夜箔虾须,象榻重重簟湘水。

彤彤日脚烧冰井,古陌尘飞野烟静。

汉帝高堂汗若珠,班姬明月无停影。

(0)
注释
赤帝旗:指象征帝王权威的红色旗帜。
火云:像火一样的云彩,形容云霞的鲜艳。
南山:泛指南方的山,不一定特指哪一座山。
吴牛:古代吴地的牛,这里用来形容牛。
绣楹:绣有花纹的门柱,形容宫殿的奢华。
箔虾须:帘幕细密如虾须,形容帘子精致。
象榻:用象牙装饰的床榻,极言其珍贵。
簟:竹席,这里特指精细的竹席。
湘水:湖南的湘江,这里比喻竹席的清凉。
彤彤:形容太阳红得鲜艳。
日脚:太阳的光线,比喻太阳的照射。
冰井:可能指井水清凉如冰,也可能是特定地名。
古陌:古老的道路。
汉帝:指汉朝的皇帝,泛指帝王。
高堂:指宫殿的正厅,这里代指皇宫。
汗若珠:汗水多到像珠子一样滴落,形容炎热或紧张。
班姬:指汉成帝的妃子班婕妤,这里泛指宫女。
明月:明亮的月光。
翻译
红旗如火迎接云霞升起,南山巨石裂开吴地的牛惊恐而死。
华美的门柱夜夜挂着如虾须般的帘幕,象牙床重重叠叠铺着湘江水般的竹席。
红日的光芒似乎要燃烧冰凉的井水,古老的道路上尘土飞扬,野外的炊烟静静飘散。
汉代皇帝的殿堂上汗水如同珍珠滴落,班姬在明亮的月光下身影不停移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酷热干旱的夏日景象,通过对自然现象和生活细节的精妙描述,展现了诗人对于炎热夏季的深刻感受。

"赤帝旗迎火云起" 一句,以 赤帝为喻,形象地描绘出烈日如同战旗般迎面而来,火云腾空,预示着酷热的到来。"南山石裂吴牛死" 则通过山石如裂、牛因暑死的情景,表达了夏日炎热可能造成的极端后果。

"绣楹夜夜箔虾须" 这一句,用夜晚蚂蝗在华丽殿堂(绣楹)的窗棂上跳跃的生动画面,传递出夏夜难以入睡的情景。"象榻重重簟湘水" 则通过描写床榻如同堆积的象牙一般热辣,和湘江水温热交织的意象,强化了炎热气息。

"彤彤日脚烧冰井" 这里用到了夸张手法,将烈日比作火焰,以此来形容其炙热程度,连冰冷的井水也不复存在。"古陌尘飞野烟静" 一句,则描绘出古道上尘土飞扬,而田野中烟雾却因无风而显得异常宁静。

最后,"汉帝高堂汗若珠" 这一句,以汉朝皇帝的寝殿为例,形象地展示了即便是尊贵的君主,在酷热之下也无法避免汗流浃背的情景。"班姬明月无停影" 则描绘出夜晚清凉时分,女子(班姬)在明月下轻盈舞动,而月光下的影子却因无风而静止不动。

总体来说,这首诗以其独特的意象和精湛的笔法,将夏日的炎热、干旱与夜晚的难眠和清凉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既有生动感受又带有一丝超脱的艺术氛围。

作者介绍

无名氏
朝代:未知

猜你喜欢

李迪翎毛花卉

花香鸟语注韶熙,总是东皇一气施。

不藉画禅真法眼,河阳妙迹亦谁知。

(0)

焙茶坞

石上泉依松下风,竹垆制与惠山同。

蔡襄不止工其法,因事还思善纳忠。

(0)

上元灯词·其二

龙角杓携又斡旋,碧霄珠镜自年年。

畿南宴赏却成昨,同乐民情在眼前。

(0)

董祥岁朝图即用题者韵·其二

昌辰吉事喜重重,一瓮尧年宝露浓。

却问相应定谁是,爪鸿饶得醉春容。

(0)

放鹿

麀鹿逾常夥,开围任赴榛。

聊因学宣牧,匪欲博汤仁。

悠逝得其所,分颁逮尚均。

宁辽待取报,明岁猎甡甡。

(0)

遣闷

遣闷成言莫唤诗,底须得失倩人知。

禹汤文武政如彼,孔孟程朱道系谁。

四海非遥方寸蕴,万民之众一人治。

思量那有閒心绪,更逐风云月露为。

(0)
诗词分类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诗人
陆希声 刘邦 卢谌 顾允成 马怀素 刘三吾 李天馥 杨云翼 乔吉 萧观音 伍乔 窦光鼐 桓温 薛莹 虞羲 雍裕之 冯班 綦毋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