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易实甫以司马温公残帖砚见赠乃温公与其侄九承议手劄后半段其眉亦缺数字就残石作砚叶东卿故物翁覃溪刻字题为断碑砚误上有元吾子行印及昌龄印昌龄满洲人乾隆时官学士多藏旧椠本书馀每见之印朱文曰长白敷槎氏李南涧日记载其人疑此为昌龄所刻诸家真迹法帖不详帖何名又不知真迹在何所此其半石也》
《易实甫以司马温公残帖砚见赠乃温公与其侄九承议手劄后半段其眉亦缺数字就残石作砚叶东卿故物翁覃溪刻字题为断碑砚误上有元吾子行印及昌龄印昌龄满洲人乾隆时官学士多藏旧椠本书馀每见之印朱文曰长白敷槎氏李南涧日记载其人疑此为昌龄所刻诸家真迹法帖不详帖何名又不知真迹在何所此其半石也》全文
清 / 张之洞   形式: 古风

介甫书颠狂,子瞻书豪纵。

穆穆司马公,落墨必谨重。

邪异贤亦殊,朝局成一閧。

宵磨党碑名,俘掠花石贡。

贵贱在公道,残帖今传诵。

遗书问九郎,无异鹄鹜讽。

忽忆停云帖,书势相伯仲。

结体取宽平,挫笔少纵送。

固知任诚悫,或少智术控。

誉王已过厚,任蔡良可痛。

独惜通鉴稿,细书失充栋。

此石仅八寸,其价璆璧共。

倖免佞人污,壶卢未押缝。

易生信慷慨,如石充僧供。

坳墨谨洗涤,廉棱戒磨砻。

作我方正友,泚笔岂敢弄。

嗟哉六月相,昊天不祚宋。

绍述肆诋诬,天怒神怨恫。

政荒相若鬼,敌喜国如梦。

居洛十八载,伏如鸡处瓮。

有园甚荒率,忘机到仆从。

花药助读书,独乐不与众。

我意独慕此,守黑甘无用。

点易滴新泉,石田春可种。

谁能考凤墅,抱残誇博综。

(0)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张之洞对中国古代书法艺术和历史事件的感慨之作。诗中提到的“介甫”、“子瞻”、“司马公”等人皆为历史上著名的书法家,如王安石、苏轼和司马光。诗人通过比较他们的书法风格,赞美司马光的书法严谨厚重,与王安石的狂放和苏轼的豪放形成对比。

诗中还提及了北宋末年的政治纷争,如党争和“党碑”、“花石纲”的故事,暗示了朝局的动荡。诗人对司马温公(司马光)的残帖砚表示珍视,认为它承载着历史和文化价值,尽管只是半片残石,但仍能引起人们的敬仰。

诗人感叹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手稿未能得以完整保存,而这块砚台却成为珍贵的文物。他表达了对书法艺术的热爱,以及对历史人物如司马光的敬仰,同时也流露出对北宋衰亡的哀叹和对当时政治腐败的批评。

最后,诗人提到自己的志趣,表示愿意像司马温公那样坚守正直,即使身处逆境也能自得其乐,享受读书的乐趣。整首诗语言凝练,情感深沉,展现了诗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感情和对历史的反思。

作者介绍
张之洞

张之洞
朝代:清

张之洞(1837—1909),字孝达,号香涛,又是总督,称“帅”,故时人皆呼之为“张香帅”。晚清名臣、清代洋务派代表人物,出生于贵州兴义府,祖籍直隶南皮。咸丰二年(1852年)十六岁中顺天府解元,同治二年(1863年)二十七岁中进士第三名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历任教习、侍读、侍讲、内阁学士、山西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两江总督(多次署理,从未实授)、军机大臣等职,官至体仁阁大学士。
猜你喜欢

松风亭四首·其三

有客过茅宇,煮茶坐松风。

问亭果安在,笑指十八公。

君看梁与栋,岂不深且雄。

何必用斤斧,然后成帡幪。

(0)

题双岩堂

老子徜徉地,岩幽想像间。

绿阴城角路,青嶂屋头山。

簿领惟生睡,壶觞不解颜。

使人留眼处,龛壁字回环。

(0)

挽程伯禹尚书三首·其一

诚明犹博学,直谅更多闻。

休父中兴杰,宣王上圣君。

精忠自金石,感会合风云。

不谓生刍奠,今来下马坟。

(0)

郑侍郎折赠白芍药

奇葩天遣殿芳丛,一朵瑶台月下逢。

黄绕腰间空自贵,红潮颊上莫争秾。

如何风日许妍暖,更著衣裳能叠重。

定是扬州玉楼子,略无佳句与形容。

(0)

初还信州呈寓居诸公

万事不称意,一生长损心。

稍知闲有味,又觉老相侵。

田舍那能问,溪山未暇寻。

清歌一杯酒,聊与故人斟。

(0)

次刘千岁喜折仲古见过二首韵·其一

新知刘子政,生理发萧疏。

胜日归谈笑,佳山奉起居。

摩挲千古物,料理一床书。

秀色堪餐否,聊须摘我蔬。

(0)
诗词分类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诗人
余继登 杨冠卿 赵师侠 张子翼 罗万杰 吴则礼 陈舜俞 徐溥 岳正 卢宁 史承谦 葛绍体 许棐 马臻 常纪 储巏 梁宪 朱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