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从桃源游,爱此玉山好。
清文引佳酌,玄览穷幽讨。
流莺答新歌,飞花落纤缟。
分坐有杂英,醉眠无芳草。
客从桃源游,爱此玉山好。
清文引佳酌,玄览穷幽讨。
流莺答新歌,飞花落纤缟。
分坐有杂英,醉眠无芳草。
这首元末明初诗人顾晋的诗《以爱汝玉山草堂静七字分韵得草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好的田园景象。首句“客从桃源游”暗示了诗人或其客人来自一个理想化的隐居之地,如桃花源般宁静。接着,“爱此玉山好”表达了对玉山草堂的喜爱,玉山象征着高洁和雅致。
“清文引佳酌”写出了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们品茗畅谈,享受清雅的生活。诗人通过“玄览穷幽讨”进一步描绘了深入探讨自然之美的情趣,流露出对知识与自然的追求。接下来,“流莺答新歌,飞花落纤缟”运用生动的意象,以黄莺应和新曲和纷飞的落花,营造出春日的生机与诗意。
最后两句“分坐有杂英,醉眠无芳草”描绘了朋友们围坐在一起,欣赏周围的野花,甚至在美景中沉醉,忘却世俗烦恼。整体上,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玉山草堂的宁静生活,以及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富有浓厚的田园诗情。
风雪横街不能出,闭户垂帷养衰疾。
黄昏卧听打窗声,聊挽清寒入诗律。
公孙布被久有味,子敬青毡暖无匹。
石鼎闲烹似爪茶,霜皱旋破如拳栗。
蹲鸱足火微点盐,罂粟熬汤旋添蜜。
龙蛇??寒笋束,子母累累丹柿实。
玉狸试说涎已堕,石芥才尝酒如失。
天公付汝亦已厚,饱食长谣抱双膝。
丈夫岂为口腹计,壮志常恐无时毕。
伐胡疏奏端许前,腰领敢辞膏斧锧。
空山秋高木叶黄,茫茫百草凋秋霜。
逶迤深谷白昼静,群鸦竞噪众鸟翔。
洞中有虎何猛烈,牙如利刀爪如铁。
奋髯掉尾初出穴,昂头四顾吐其舌。
双睛忽动飞电回,层崖长啸阴风来。
山中藜藿谁敢采,野外狐兔皆悲哀。
嗟虎之猛有如此,自是贪残日无已。
岂无壮士裴将军,弯弓射之殄其类。
方今上有明圣君,广爱民物怀深仁。
推诚不但祝罗网,登用牧守需贤人。
四郊无事民安静,有若刘昆多善政。
嗟虎虽猛当如何,胡为饮泉卷之阿,明当负子东渡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