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石与德孺》
《送石与德孺》全文
宋 / 李处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坡老仇池安在哉,佛家鹫岭解飞来。

但令气象侔衡霍,可要孤高切斗魁。

涡处正堪承雨露,浪中莫使长莓苔。

明窗净几无尘入,想对诗翁墨沼开。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shí
sòng / chùquán

lǎochóuchíānzàizāijiājiùlǐngjiěfēilái

dànlìngxiàngmóuchōnghuòyàogāoqièdòukuí

chùzhèngkānchénglàngzhōng使shǐchángméitái

míngchuāngjìngchénxiǎngduìshīwēngzhǎokāi

翻译
坡老的仇池如今何处?佛家的鹫岭却能飞来。
只要这里的景象能与衡山、霍山相媲美,就足够高洁出众了。
在涡水边正好接受雨露滋润,不要让浪花中滋生过多青苔。
明亮的窗户和洁净的书桌没有尘埃,想象着它对着诗翁的墨池开放。
注释
仇池:地名,指唐代诗人杜甫的居所。
鹫岭:佛教圣地,比喻高尚的精神境界。
气象侔衡霍:气象:景象;侔:相当;衡霍:衡山和霍山,皆为名山。
孤高切斗魁:孤高:高洁;斗魁:北斗七星中最亮的一颗,象征卓越。
承雨露:比喻接受恩泽或滋润。
莓苔:青苔,形容环境清幽。
明窗净几:明亮的窗户和洁净的桌子。
墨沼:墨池,古代文人习字的地方。
鉴赏

这首词作家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坡老仇池安在哉”,开篇即以“坡老”指代诗中的主人公,其所处之地——仇池,被描绘得非常安详平和,这里的“安在哉”四字,透露出一种超脱尘嚣的宁静。

接着,“佛家鹫岭解飞来”,则是对主人公精神世界的一种映射。“佛家”暗示了一种禅宗的修行,而“鹫岭解飞来”则形象地表达了心灵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状态。

第三句“但令气象侔衡霍, 可要孤高切斗魁”,进一步描绘了这种精神状态。“气象”指的是一种超脱世俗的气质,“侔衡霍”则形容其高洁不染,最后两字“可要孤高切斗魁”表达了一种独立不羁、凌驾于常人之上的境界。

以下几句“涡处正堪承雨露,浪中莫使长莓苔。明窗净几无尘入,想对诗翁墨沼开”,则是具体描绘了主人公的生活环境和心境。“涡处”、“浪中”形象地表达了一种宁静而不失生机的自然状态,而“明窗净几无尘入”则是在强调一种简洁、清澈的心灵空间。最后,“想对诗翁墨沼开”,则是作家对于主人公这种生活态度的一种向往和赞美,似乎在说,若能与这位诗人共赏这种境界,该多么令人心旷神怡。

总体来说,这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内心世界的抒写,展现了一种高洁、自在的人生追求。

作者介绍

李处权
朝代:宋

(?—1155)宋徐州丰县人,徙江宁溧阳,字巽伯。李淑曾孙。徽宗宣和间,与陈恬、朱敦儒并以诗名。南渡后曾领三衢。卒年七十余。有《崧庵集》。
猜你喜欢

杂诗二十首·其十六

有士客长安,三冬有旨蓄。

射策苦不收,归来卧空谷。

对我长歔欷,悲风生林木。

未得平津延,已见咸阳逐。

一言足取相,奚必三千牍。

无歌可指凤,有赋元因鵩。

徬徨亦何为,唯共穷途哭。

展也诗人言,蔌蔌方有谷。

(0)

寿于宗伯谷峰先生

南省卿云近紫微,明光晓奏劝宵衣。

自从剑佩归沧海,不见鸾舆出禁闱。

一曲春湖明主赐,十年芳草故人违。

莫教绮季山中老,且为皇储定是非。

(0)

子夜春歌·其三

金屋燕初飞,长堤草已绿。

春蚕不作茧,思子何由续。

(0)

四忆诗四首·其一

忆昔在清漳,帐下多童冠。

切磨论至德,余义及篇翰。

别来四十年,凋谢已太半。

登高望海水,茫茫无边岸。

欲赠以琼瑶,踟蹰岁复晏。

(0)

和刘怡溪观涨韵酬邓子高龚进甫三首·其二

潮急汐亦及,习见惟舟子。

朝津白马封,暮峡青牛指。

来讶急湍者,复喜回澜矣。

山僮欢若蜂,市女散如蚁。

独有舟居仙,著论名观水。

(0)

苑中寓直记事四首·其一

水风清透芰荷香,会景庭中捧御床。

朱箔黄帘垂四面,银灯宝炬列千行。

(0)
诗词分类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诗人
吴宽 周贺 余继登 杨冠卿 赵师侠 张子翼 罗万杰 吴则礼 陈舜俞 徐溥 岳正 卢宁 史承谦 葛绍体 许棐 马臻 常纪 储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