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借虚谷太博狂吟十诗韵书怀并呈太博·其五》
《借虚谷太博狂吟十诗韵书怀并呈太博·其五》全文
宋 / 杨公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失笑如何了此生,须教日日醉乌程。

是非不较人情好,穷达休论世路平。

钓月耕云何限乐,枕流漱石有馀清。

近来转觉身强健,剩喜双瞳炯炯明。

(0)
翻译
为何要用笑声度过此生,每日沉醉在乌程酒中。
不必计较对错,人情冷暖自知,不论困厄还是显达,都不必谈论世道是否平坦。
垂钓月亮,耕耘白云,乐趣无穷,枕着溪流,漱口山石,心境清澈。
最近我感觉身体越来越强壮,更欣喜的是双眼炯炯有神。
注释
失笑:大笑或苦笑。
如何:为什么。
了此生:度过一生。
须教:应当让。
日日:每日。
醉:喝醉。
乌程:古代地名,以产酒著名。
是非:对错,是非纷争。
人情:人世间的情感。
穷达:困厄与显达。
世路:世间的道路,指人生经历。
钓月耕云:比喻超脱尘世,享受自然。
乐:乐趣。
枕流漱石:枕着溪流,漱口山石,形容隐居生活。
清:清闲,清净。
转觉:逐渐觉得。
身强健:身体强壮。
剩喜:更加欢喜。
炯炯明:目光明亮。
鉴赏

这首词作在艺术风格上体现了明显的豪放与奔放,诗人的情感表达充满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开篇“失笑如何了此生,须教日日醉乌程”两句,描绘出诗人对于生命中无尽欢乐的追寻,以及通过饮酒来忘却世俗烦恼的心境。

接下来的“是非不较人情好,穷达休论世路平”表明了诗人对社会名利的超然态度,不愿意被外界的评价所束缚,同时也看破了世间的种种不平,表现出一种豁然开朗的心境。

“钓月耕云何限乐,枕流漱石有馀清”则是对自然生活的渴望和享受。诗人想要像钩住月亮、耕耘在云端一般地去追求无边的快乐,同时也希望能够像枕着溪水、洗涤心灵于石上那样,保持一份清净与宁静。

最后,“近来转觉身强健,剩喜双瞳炯炯明”显示了诗人近来的身体状况良好,以及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双眼炯炯有神,不仅是对外在健康状态的一种写照,也象征着内心的光明与清醒。

总体而言,这首词作通过诗人的自我情感抒发,展现了一个追求自由、超脱世俗、享受自然之美,并且保持乐观态度的人生哲学。

作者介绍

杨公远
朝代:宋

杨公远(一二二七~?)(生年据本集卷上《生朝(己巳)》“初度今朝四二年”、卷下《初度(丙戌)》“今朝六十从头起”推定),字叔明,号野趣居士,歙(今安徽歙县)人。善诗工画。终生未仕,以诗画游士大夫间。有《野趣有声画》二卷。事见本集卷首宋吴龙翰序、卷末方回跋,《元书》卷八九《方回传》附。 杨公远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刻本,无异文)。
猜你喜欢

逍遥咏·其九

八风雷动绕炎洲,巨海波浪四畔流。

鼠向此中毛骨异,布成将旧火燃休。

白银绛阙光霞丽,紫玉黄芝瑞气浮。

圣境山林人莫讶,延年皆是众仙游。

(0)

逍遥咏·其二

于身日毅但多为,贤圣何曾免是非。

大道几时明鄙隔,真宗隐显在玄机。

周知物理通还感,俯仰从来有顺违。

宜且守恒存礼让,难中轻重两相依。

(0)

逍遥咏·其十七

照然明道德,万象有其端。

变化疑谁信,超凡入圣看。

幽玄深自在,眇邈就中难。

但味风尘里,方知宇宙宽。

(0)

诸公饮海棠下因赋韦陶体二首·其二

雨露下泽泽,众卉含新滋。

彼美海外棠,嫣然自繁枝。

枝繁不忍折,与春作容姿。

春容无定好,纷落青门道。

故山菖蒲花,九节石上老。

(0)

如梦令·其八

闲向园林点检。又见小桃开遍。

切莫便飘零,且为春光留恋。留恋。留恋。

待我持杯深劝。

(0)

浣溪沙·其八咏梅

茅舍疏离出素英。临风照水眩精神。

娟娟新月又黄昏。

削约寒枝香未透,细看频嗅独消魂。

为谁消瘦不禁春。

(0)
诗词分类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诗人
韩非 庄周 李耳 荀子 李斯 曾参 吕不韦 公羊高 谷梁赤 宁戚 孔子 墨子 江采萍 徐惠 李朝威 李延寿 房玄龄 吴理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