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聂仪部明妃曲·其一》
《和聂仪部明妃曲·其一》全文
明 / 李攀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青海长云万里秋,琵琶一曲泪先流。

六宫多少良家子,不到沙场不解愁。

(0)
鉴赏

这首诗《和聂仪部明妃曲(其一)》由明代诗人李攀龙创作,通过对历史人物王昭君的描绘,展现了深沉的历史感与情感的复杂性。

首句“青海长云万里秋”,以青海的辽阔与长空中的云彩,勾勒出一幅壮丽而苍凉的画面,秋天的氛围增添了诗的悲凉色彩。接着,“琵琶一曲泪先流”一句,将乐器的哀怨之声与主人公内心的痛苦融为一体,琵琶声仿佛是昭君心中无尽的忧伤与离别之痛的直接表达,未见其人,已闻其泪,形象地描绘了昭君的内心世界。

“六宫多少良家子,不到沙场不解愁。”这一句则通过对比,揭示了宫廷生活与战场生活的截然不同。在宫廷中成长的女子们,从未亲历战争的残酷,因此她们无法真正理解战争带来的痛苦与恐惧。而昭君作为一位良家女子,却不得不远离家乡,踏上充满未知与危险的征途,她的愁苦与牺牲,成为了历史长河中一抹难以忘怀的悲情色彩。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与历史背景的融合,不仅展现了昭君个人命运的悲剧性,也反映了时代背景下女性命运的无奈与牺牲。李攀龙以独特的艺术视角,将个人情感与历史事件相结合,使得这首诗具有了深刻的历史意义与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李攀龙

李攀龙
朝代:明   号:沧溟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生辰:1514—1570

李攀龙(1514年5月12日—1570年9月18日),字于鳞,号沧溟,山东济南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二十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长于七言近体,但后人也批评他的诗歌为“瞎唐诗”。
猜你喜欢

大行太皇太后挽辞·其二

枢星不复见,犹自恋慈帷。

抚有河山胜,长含风木悲。

璇宫香未散,珍膳视无期。

依旧春光遍,青芝发九枝。

(0)

大慈寺

久废先朝榜,何人礼大慈。

青苔荒石马,昏月宿寒鸱。

不见张蠙咏,空留孟昶碑。

年年春草绿,古迹问谁知。

(0)

杂诗

孤鸟声啾啾,小虫复唧唧。

感此心茫然,抚膺长太息。

视我衾与枕,徘徊不能寝。

焚膏耀辉光,顾影重自审。

(0)

三峡桥

五里闻瀑声,轰若车千两。

溪回见飞梁,穹若虹百丈。

众流会三峡,峡门扼其吭。

建瓴沸惊湍,排空削层嶂。

石激水斯怒,水横石逾壮。

水石终古争,怪奇纷万状。

日射金井潭,溅沫出桥上。

日光散青红,雨丝乱飘飏。

绝景遇两苏,何人继高唱。

(0)

曹升六谢千仞携酒过饮宋牧仲张杞园亦至同赋长句·其一

陵州罗酒玉雪清,青州金露琥珀赪。

直沽冰开酒船到,属车捆载连瓶罂。

二子提挈肯过我,鸱夷交卧纷纵横。

我爱徐景山,不知曹事惟酒枪。

复爱谢安西,玩弄玄子如老兵。

眼中况是我辈客,谈天炙毂声彭觥。

一斗枯肠芒角生,五斗胸中鳞甲平。

一石旷若游八极,《逍遥》《齐物》无亏成。

幽州二月草始萌,小桃照地如红鞓。

天涯酒人不易得,何必琴筑琵琶筝。

十掷辄犍讵缘拙,三语作掾谁所令。

蜡炬成堆冠帻堕,西南月作金盆倾。

(0)

秋夜宿南山白足轩

清夜疏林寂,高吟度远峰。

月微兼冷露,香炉又残钟。

秋老山容淡,更寒蝶梦空。

孤镫留信宿,半榻白云封。

(0)
诗词分类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诗人
杜甫 刘崧 范成大 邓云霄 朱熹 黄庭坚 顾璘 李白 顾清 方回 丘逢甲 周紫芝 杨士奇 李梦阳 张耒 陈造 王十朋 王夫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