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正初吉日,游子北征时。
马色经山疾,莺声过水迟。
忍能江上别,如与杏花期。
何处袍堪染,南宫柳万丝。
元正初吉日,游子北征时。
马色经山疾,莺声过水迟。
忍能江上别,如与杏花期。
何处袍堪染,南宫柳万丝。
这首明代诗人顾璘的《送郑信卿春试》描绘了元正(春节)之初,游子郑信卿即将北上应试的情景。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离别之日的景象:马匹疾驰而过山岭,连莺鸟的歌声也似乎因离别而显得缓慢。诗人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不舍,将分别比作与早春杏花的约定,暗示了春天的美好和离别的感伤。
“何处袍堪染,南宫柳万丝”一句,进一步深化了离别的情感。南宫柳,古代学子考试之地,此处借柳丝寓意绵长的思念和对郑信卿未来的期待。整首诗寓情于景,情感真挚,富有画面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祝福和离别的惆怅。
皓月初圆,暮云飘散,分明夜色如晴昼。渐消尽、醺醺残酒。危阁迥、凉生襟袖。追旧事、一晌凭阑久。如何媚容艳态,抵死孤欢偶。朝思暮想,自家空恁添清瘦。
算到头、谁与伸剖。向道我别来,为伊牵系,度岁经年,偷眼觑、也不忍觑花柳。可惜恁、好景良宵,未曾略展双眉暂开口。问甚时与你,深怜痛惜还依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