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石飞梁尽一虹,苍龙惊蛰背磨空。
坦途箭直千人过,驿使驰驱万国通。
云吐月轮高拱北,雨添春色去朝东。
休誇世俗遗仙迹,自古神丁役此工。
驾石飞梁尽一虹,苍龙惊蛰背磨空。
坦途箭直千人过,驿使驰驱万国通。
云吐月轮高拱北,雨添春色去朝东。
休誇世俗遗仙迹,自古神丁役此工。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雄伟的桥梁,它跨越了天然的障碍,将两岸紧密相连。"驾石飞梁尽一虹",形象地表达了桥梁的壮观和它跨越深谷如同彩虹般的气势。"苍龙惊蛰背磨空"则是借用了古人对神龙的想象,来比喻这座桥像一条神秘而强大的龙,在空中穿梭自如。
"坦途箭直千人过,驿使驰驱万国通"进一步描绘了桥梁的重要性,它不仅宽阔平坦让行人畅通无阻,而且是联结各地、传递信息的要道。这里的"驿使"特指古代负责传递官方文书的官员,他们的快速奔走象征着信息的迅速流通。
接下来的"云吐月轮高拱北,雨添春色去朝东"则是对自然景观的描写。诗人通过云层间露出的明月和春天的细雨,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变换,同时也突出了桥梁在不同环境中的静默与坚守。
最后,"休誇世俗遗仙迹,自古神丁役此工"则是诗人对于这座桥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价值的赞叹。这里的"休誇"意为不必过分夸张,而"遗仙迹"暗示着这座桥可能与古代仙人有关,拥有超凡脱俗的一面。而"自古神丁役此工"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观点,认为建造这样的工程是需要神圣力量的。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高超笔法,更通过对桥梁的描写,表达了对于连接世界、传承文化和历史的深刻认识。
行行下长浦,玉手把荷叶。
昔日妾似花,今朝花笑妾。
妾年十四盛铅华,不数城南大道家。
蜀锦吴绫耀朝日,兰闺一步犹嫌赊。
人言嫁向儿家好,不悟儿家重金宝。
当时学得十三腔,只今遗落如风扫。
易州青铜碧窗内,照去照来自不爱。
琼佩鞶囊若有知,羞向侬家腰下带。
曲槛蔷薇袅袅新,池亭明日委芳尘。
东邻少妇常悲泣,不怨儿家轻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