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矣帝烈,大哉兴圣。奄有四方,受天明命。
居上不怠,临下惟敬。举无愆则,动无失正。
物从其本,人遂其性。昭播九功,肃齐八柄。
宽以惠下,德以为政。三趾晨仪,重轮夕映。
栈壑忘阻,梯山匪夐。如曰有恒,与天无竟。
载陈金石,式流舞咏。咸英韶夏,于兹比盛。
皇矣帝烈,大哉兴圣。奄有四方,受天明命。
居上不怠,临下惟敬。举无愆则,动无失正。
物从其本,人遂其性。昭播九功,肃齐八柄。
宽以惠下,德以为政。三趾晨仪,重轮夕映。
栈壑忘阻,梯山匪夐。如曰有恒,与天无竟。
载陈金石,式流舞咏。咸英韶夏,于兹比盛。
这是一首颂扬皇帝功业与德政的诗篇,通过对皇权的美好描绘,展现了古人对于理想君主的向往和追求。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辞藻和浓郁的笔触,将皇帝的伟大、圣明与其治国安邦的能力描绘得淋漓尽致。
“皇矣帝烈,大哉兴圣”一句,直接点出了诗歌的中心主题,即对君主的崇高敬仰。"奄有四方,受天明命"则强调了皇权的合法性和天授神圣性。紧接着,“居上不怠,临下惟敬”描写了皇帝治国时的勤劳与宽厚仁心,体现了一种理想化的人格魅力。
“举无愆则,动无失正”表明了皇帝行事公正无私,不偏不倚。"物从其本,人遂其性"则是对自然法则和人的天性的赞美,暗示了一种顺应自然、顺应天道的治国理念。
“昭播九功,肃齐八柄”可能指的是皇帝在各个方面都有杰出的成就,以及他握有的国家权力。"宽以惠下,德以为政"则进一步强调了皇帝以仁义为本的施政原则。
接下来的“三趾晨仪,重轮夕映”、“栈壑忘阻,梯山匪夐”可能是对皇帝日理万机和不畏艰险的赞颂。"如曰有恒,与天无竟"则表达了一种永恒不变、与天地同寿的愿景。
最后,“载陈金石,式流舞咏”可能是在描写某种庆典或是诗人对于这位理想君主功业的歌颂。"咸英韶夏,于兹比盛"则是在强调这位皇帝治世之美好,与古代圣明君主相提并论。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皇权的赞美和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理想政治秩序的向往,同时也反映出古人对于君臣关系、国家治理以及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理解与追求。
台城风大,撼阑干百尺,泪珠盈斛。
醉眼人来山川醒,只有斜阳满目。
钟阜东蟠,大江西上,六代摧乔木。
寒鸦作语,数声啼下江竹。
却忆翠辇南巡,层峦写咏,凭吊南朝曲。
铁马金戈无限恨,幻了中原棋局。
海舶千屯,吴天一发,愁见胡睛绿。
鸡鸣客去,埭前三两茆屋。
傍疏棂,又青灯素幌,照我影伶俜。
风戛玄扉,露漙幽草,秋容偏伴愁人。
珊枕畔、华胥路远,更蛩声、唧唧弄更声。
不耐繁喧,欲寻酣梦,梦却难成。
愁极本凭诗遣,劝莫寻秋梦,秋梦无凭。
天姥峰高,邯郸枕冷,方知梦也非真。
便暂许、随风飞去,待归来、依旧苦吟身。
空对半轮冰魄,一桁湘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