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红透阑干角。春人小立罗衫薄。双脸映池波。
别来僝僽多。柳丝晴一剪。困得纤腰软。
低掐小桃红。玉钗帘底风。
夕阳红透阑干角。春人小立罗衫薄。双脸映池波。
别来僝僽多。柳丝晴一剪。困得纤腰软。
低掐小桃红。玉钗帘底风。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傍晚时分的闺中女子图景。"夕阳红透阑干角",以夕阳的余晖渲染出一种淡淡的离愁氛围,暗示着主人公可能在独自凭栏远眺。"春人小立罗衫薄",春天的女子身着轻薄的罗衫,站立的姿态显得楚楚动人,透露出一丝娇羞和期待。
"双脸映池波",女子的脸庞倒映在池水中,映照出她美丽的容颜,而"别来僝僽多"则表达了她对分别后所经历的忧郁与思念。"柳丝晴一剪",晴朗的天气下,柳条轻轻摇曳,仿佛也在传达着女子内心的柔情。
"困得纤腰软",这句描绘了女子因思念而身心疲惫,腰肢显得更加柔软。"低掐小桃红",她低头轻轻抚摸着红色的小桃,可能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味,或是对未来重逢的期盼。最后,"玉钗帘底风"以微风吹动窗帘,带走了她的思绪,也暗示着她的心事如风一般难以捕捉。
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女子在夕阳下的孤独与情感波动,以及对远方之人的深深思念,具有浓郁的情感色彩和画面感。
山月随客来,主人兴不浅。
今宵竹林下,谁觉花源远。
惆怅曙莺啼,孤云还绝巘。
别业居幽处,到来生隐心。
南山当户牖,沣水映园林。
屋覆经冬雪,庭昏未夕阴。
寥寥人境外,闲坐听春禽。
忆昔西施人未求,浣纱曾向此溪头。
一朝得侍君王侧,不见玉颜空水流。
浮涨湖兮莽迢遥,川后礼兮扈予桡。
横增沃兮蓬仙延,川后福兮易予舷。
月澄凝兮明空波,星磊落兮耿秋河。
夜既良兮酒且多,乐方作兮奈别何。
今日春气暖,东风杏花拆。
筋力久不如,却羡涧中石。
神仙杳难准,中寿稀满百。
近世多夭伤,喜见鬓发白。
杖藜竹树间,宛宛旧行迹。
岂知林园主,却是林园客。
兄弟可存半,空为亡者惜。
冥冥无再期,哀哀望松柏。
骨肉能几人,年大自疏隔。
性情谁免此,与我不相易。
唯念得尔辈,时看慰朝夕。
平生兹已矣,此外尽非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