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茫烟水隔尘凡,源上霞蒸曲曲山。
一自渔郎归去后,武陵春色满人间。
苍茫烟水隔尘凡,源上霞蒸曲曲山。
一自渔郎归去后,武陵春色满人间。
这首元代诗人周权的《桃源图》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神秘的画面。"苍茫烟水隔尘凡",开篇以广阔无垠的烟波浩渺之景,暗示了世外桃源般的超脱与远离尘嚣的氛围。"源上霞蒸曲曲山"进一步渲染了仙境般的景象,山峦在晨曦中被霞光笼罩,如同梦幻般袅袅升腾。
"一自渔郎归去后",渔郎是桃花源的典故中的人物,他离去后,桃源的隐秘与静谧似乎更加深沉。"武陵春色满人间",这里的"武陵"暗指桃花源,"春色满人间"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理想世界的向往和赞美,认为其美不只限于桃源之内,而是能感染和温暖整个世间。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桃源图景,寄寓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世界的反思,富有哲理意味。
宣德年间边景昭,彩色翎毛称独步。
近时林良用水墨,落笔往往皆天趣。
鸳鸯凫雁清溪流,寒鸦古木长林幽。
等闲得意即挥洒,一扫万里江南秋。
此图九鹭真奇绝,散立清烟乍明灭。
日长坐久看转亲,飘来点点青天雪。
翱翔霄汉殊不惊,欲下未下浑有情。
潜踪独趁水边食,延颈忽向芦中鸣。吁嗟!
林生精艺有如此,座客见之谁不喜。
洞庭湘渚在眼前,暝色惨淡凉飙起。
方今圣主覃恩波,四海山泽无虞罗。
悠悠群鹭各自适,虽有鹰鹯奈尔何。
康乐平生爱山水,移家直入烟霞里。
一窥尘网便深藏,两以鹤书征不起。
头戴皮冠手扶策,苍苍满面风霜色。
世人欲见恐难寻,樵客相逢多不识。
卖药修琴还到城,暂来倏去谁将迎。
伯阳已信皆糟粕,季子何劳问姓名。
予亦曾知君隐处,风泉翠滴琅玕树。
不待长须更致书,明朝载酒听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