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句曲山中隐者》
《寄句曲山中隐者》全文
明 / 郭武   形式: 古风

康乐平生爱山水,移家直入烟霞里。

一窥尘网便深藏,两以鹤书征不起。

头戴皮冠手扶策,苍苍满面风霜色。

世人欲见恐难寻,樵客相逢多不识。

卖药修琴还到城,暂来倏去谁将迎。

伯阳已信皆糟粕,季子何劳问姓名。

予亦曾知君隐处,风泉翠滴琅玕树。

不待长须更致书,明朝载酒听莺去。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ānzhōngyǐnzhě
míng / guō

kāngpíngshēngàishānshuǐjiāzhíyānxiá

kuīchénwǎng便biànshēncángliǎngshūzhēng

tóudàiguānshǒucāngcāngmǎnmiànfēngshuāng

shìrénjiànkǒngnánxúnqiáoxiāngféngduōshí

màiyàoxiūqínháidàochéngzànláishūshuíjiāngyíng

bǎiyángxìnjiēzāoláowènxìngmíng

céngzhījūnyǐnchùfēngquáncuìlánggānshù

dàichánggèngzhìshūmíngcháozǎijiǔtīngyīng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郭武的《寄句曲山中隐者》描绘了一位隐居山林的高人形象。首句“康乐平生爱山水”,借东晋名士谢灵运(字康乐)之名,表达了对自然山水的热爱,暗示了隐者的志趣。接着,“移家直入烟霞里”描绘了隐者选择远离尘世,居住在如画的仙境之中。

“一窥尘网便深藏,两以鹤书征不起”进一步刻画隐者对尘世纷扰的超脱,即使有人以官府文书相召,他也无意出仕。“头戴皮冠手扶策,苍苍满面风霜色”描绘了隐者朴素的生活状态和历经沧桑的面容,暗示其生活简朴而内心坚韧。

“世人欲见恐难寻,樵客相逢多不识”写出隐者深居简出,与世隔绝,连樵夫也未必能轻易相遇。接下来的诗句“卖药修琴还到城,暂来倏去谁将迎”则展示了隐者偶尔下山,无人迎接的孤寂。

“伯阳已信皆糟粕,季子何劳问姓名”引用老子(号伯阳父)和孔子弟子颜回(字子渊,又称季路)的典故,表明隐者对世俗价值观的不屑,以及他淡泊名利的态度。

最后两句“予亦曾知君隐处,风泉翠滴琅玕树”表达了诗人对隐者生活环境的向往,以及自己渴望拜访的心愿。“不待长须更致书,明朝载酒听莺去”表达了诗人决定不再写信,而是直接带着酒去山中与隐者共度,聆听鸟鸣,享受自然的美好。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隐者超凡脱俗的生活态度和诗人对其的深深敬仰。

作者介绍

郭武
朝代:明

明凤阳府人,字炅隆。定襄伯郭登同母弟。童年时,仁宗召试以诗,武援笔立就。好学不倦。官尚宝司丞。 
猜你喜欢

蔡九逵文徵仲王履约汤子重王履吉诸知己自吴来访欢数日别去怅然增怀赋此奉寄

忆昔从诸彦,真同弟与兄。

每耽文事乐,时泛酒船行。

岁月蹉跎意,湖山感慨情。

今朝重把袂,应笑二毛生。

(0)

与子元长卿月下访道园上人坐月白斋

乘兴扣禅关,萧然水竹閒。

路危应九折,屋住只三间。

斋白月悬镜,花明菊破颜。

茶香解留客,深夜不知还。

(0)

记道路古事·其四

丹穴白凤凰,瑶池三青禽。

世世结欢好,谐鸣云汉浔。

毛羽岂不异,所贵同德音。

如何脩文氏,矜长互相轻。

骨销毁所由,交道谁不倾。

交道苟无益,嗟吁建英名。

(0)

题郑可之所藏郑嘉言遗墨

翰藻诗葩墨尚浓,匆匆岁月识题封。

床头遗纸无残蠹,砌角哀声有断蛩。

千里燕南来远道,故人江左是同宗。

锦囊灯下频披阅,不觉秋襟泪点重。

(0)

寄沐希甫参戎

华镇移金齿,清标想玉颜。

何期白雁信,又过碧鸡山。赤日酬明主,春风舞?蛮。

功期班定远,早勒玉门关。

(0)

题赵子昂苏武牧羊图

谁写汉中郎,风流赵子昂。

雪中持汉节,海上牧羝羊。

气与风霜劲,忠争日月光。

君为宋家子,挥翰亦堪伤。

(0)
诗词分类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诗人
宋若昭 陈汝咸 韦鼎 陈逅 太上隐者 陈如纶 康骈 隐峦 张君房 韦迢 令狐德棻 王炎午 白敏中 李燔 牛僧孺 许善心 崔玄亮 顾云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