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桡甲子一串穿,东州西州走诸禅。
芭蕉虚实果何物,橄榄苦甜犹问天。
华光佛寿十二劫,瞿昙像法一千年。
两翁见子肯倒屣,好为推到无生前。
大桡甲子一串穿,东州西州走诸禅。
芭蕉虚实果何物,橄榄苦甜犹问天。
华光佛寿十二劫,瞿昙像法一千年。
两翁见子肯倒屣,好为推到无生前。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洪咨夔所作的《灭翁为日者求诗》。诗中,诗人以独特的视角和禅宗意象,展现了对生命、时间与智慧的探索。"大桡甲子一串穿"描绘了时间的流转,如同大桡(古代测量工具)串连起漫长的岁月。"东州西州走诸禅"则暗示了诗人遍访各地禅寺,寻求佛法的智慧。
"芭蕉虚实果何物,橄榄苦甜犹问天"运用了象征手法,芭蕉和橄榄分别代表人生的虚幻与真实,苦涩与甘甜,诗人借此询问生活的真谛。"华光佛寿十二劫,瞿昙像法一千年"进一步强调佛教中的永恒观念,华光佛的长寿和佛陀教法的久远,都引发了对生命无常和解脱的思考。
最后两句"两翁见子肯倒屣,好为推到无生前","两翁"可能指的是两位年长的智者,他们见到诗人这般求知若渴,或许会放下手头的事,引导他深入探讨至无生(涅槃)的境地。整首诗寓言性强,富有哲理,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和宗教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