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七夕公馆忆海上二首·其一》
《七夕公馆忆海上二首·其一》全文
明 / 唐顺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牛女双星隔水明,一年一渡尚心惊。

天河风浪何如海,海上征人昼夜行。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牛郎织女七夕相会的神话故事,以及对海上征人的思念之情。诗人以“牛女双星隔水明,一年一渡尚心惊”开篇,巧妙地将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的鹊桥相会与海上征人远离家乡的孤独与思念联系起来,表达了对两地分隔之人的深切同情。

“天河风浪何如海,海上征人昼夜行。”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银河的波涛与大海的汹涌相提并论,暗示了无论是天上的银河还是海上的波涛,都难以阻挡人们对于相聚的渴望和对于远方亲人的思念。诗人通过对比,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壮阔与无情,也寄托了对人间情感的深刻理解与赞美。

整首诗语言简洁而富有深意,通过牛郎织女的故事与海上征人的生活情境交织,既体现了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又蕴含了对人类情感的普遍关怀,展现出诗人深厚的情感底蕴和独特的艺术视角。

作者介绍
唐顺之

唐顺之
朝代:明   号:荆川   籍贯:武进(今属江苏常州)   生辰:公元1507~1560

唐顺之(公元1507~1560)字应德,一字义修,号荆川。汉族,武进(今属江苏常州)人。明代儒学大师、军事家、散文家,抗倭英雄。 正德二年十月初五出生在常州(武进)城内青果巷易书堂官宦之家。嘉靖八年(1529)会试第一,官翰林编修,后调兵部主事。当时倭寇屡犯沿海,唐顺之以兵部郎中督师浙江,曾亲率兵船于崇明破倭寇于海上。升右佥都御史,巡抚凤阳,1560年四月丙申(初一)日(4月25日)至通州(今南通)去世。崇祯时追谥襄文。学者称"荆川先生"。 
猜你喜欢

读何斯举黄州秋居杂咏次其韵十首·其三

全家寄舴艋,结茅非始谋。

江市得烟蓑,不博千金裘。

道散俗日薄,老聃出衰周。

治身去健羡,如稼必去蟊。

吾身一隙尘,斯世一客邮。

君能通其说,生死真浮休。

(0)

读书至夜半灯尽欲睡慨然有感

白发萧萧老空谷,人叹厄穷心自足。

东郊晓射堕锦雉,北崦春耕叱黄犊。

区区世事何足论,未死断知常闭门。

关河好在万里路,理乱不至三家村。

夜分灯暗月入户,赋诗肯道儒冠误。

饥鹰劲翮高有声,横截陂湖正南去。

(0)

病少间作

身如水有沤,病如云无根。

方其未散间,妄谓有我存。

沤坏水渺然,云灭宁遗痕。

回首乃可笑,妄想生怨恩。

念我曩昔时,一笏朝帝阍。

既老复何为,钓鱼石帆村。

今年病卧久,惨痛不可言。

一念忽超诣,二竖皆忙奔。

吾居本广大,谈笑决其藩。

还持一尊酒,往酹湘水魂。

(0)

幽居记今昔事十首以诗书从宿好林园无俗情为韵·其九

昔自京口归,卜居得剡曲。

地偏无市人,民淳有古俗。

陋屋仅结茆,粗饭财脱粟。

典衣以沽酒,九月未能赎。

宁负翁子薪,耻售卞和玉。

老身已如此,儿子亦碌碌。

藏书幸无恙,自计不啻足。

拾穗且浩歌,行矣堕鬼录。

(0)

幽居记今昔事十首以诗书从宿好林园无俗情为韵·其五

癸亥辞修门,拜赐散人号。

一出非本心,欢喜归祭灶。

故乡多名山,幸得遂所好。

舟舆虽难具,信步亦可到。

清溪无尘滓,奇峰有云冒。

雨垫林宗巾,风落孟嘉帽。

岂惟狂故在,望远亦未眊。

一醉傥可谋,敢爱将军告。

(0)

南堂夜坐

老来日月驶,秋令俄更端。

蝉号晚愈壮,萤火流空园。

西风吹衣裳,萧然谢炎官。

饱食一事无,散发坐前轩。

河汉西南流,北斗何阑干。

坐久光彩变,缺月涌金盆。

欲睡复踌躇,草棘露已漙。

徂岁何足道,死生付乾坤。

(0)
诗词分类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诗人
陈叔达 关盼盼 赵顼 李忱 刘义隆 鲍寿孙 窦叔向 刘伶 陈玉璂 宝鋆 孟简 林之奇 陈文烛 崔护 颜师古 周子义 石达开 文震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