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岸人家富竹林,猗猗偏称客哦吟。
若为觅得梅花伴,好结岁寒三友心。
缘岸人家富竹林,猗猗偏称客哦吟。
若为觅得梅花伴,好结岁寒三友心。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乡村景象。首句“缘岸人家富竹林”描绘了沿着河岸的村落,竹林茂密,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接着,“猗猗偏称客哦吟”一句,通过形容竹林的摇曳生姿,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对诗歌创作的热爱,仿佛竹林在为诗人的吟唱伴奏。
后两句“若为觅得梅花伴,好结岁寒三友心”,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想象如果能寻得梅花作为伴侣,那么他将与竹子和梅花一起成为“岁寒三友”,象征着友谊的坚韧不拔和高洁品质。这里的“岁寒三友”通常指的是松、竹、梅,它们在严冬中依然保持生机,象征着高尚的品格和坚韧的精神。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富有寓意的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以及对友情和高洁品质的追求,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生活情趣和精神境界的独特理解。
小轩名大隐,粗可供趺坐。
遮眼时翻书,静愿结香火。
似介还似痴,所向与时左。
不践名利途,窃谓志亦果。
人生天地间,世路多坎坷。
成败端有数,巧力不容佐。
昧者迷所之,大似蚁旋磨。
君看禽高飞,翼倦千仞堕。
太刚者易亡,太锐者必挫。
得失相乘除,倚伏两福祸。
顾予何所乐,日晏得高卧。
岂惟七不堪,万事付懒惰。
侪类每见宽,亦不攻其过。
美人如敬翁,学问精而夥。
松柏生涧壑,霜干久长大。
富贵应不免,时有可未可。
何须穷妇吟,再三叹寒饿。
且冀宽此抱,会当有知我。
属和聊写情,暂辍园蔬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