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马擐红缨,幡旗出禁城。
明王亲授钺,丞相欲专征。
玉馔天厨送,金杯御酒倾。
剑门乘崄过,阁道踏空行。
山鸟惊吹笛,江猿看洗兵。
晓云随去阵,夜月逐行营。
南仲今时往,西戎计日平。
将心感知己,万里寄悬旌。
铁马擐红缨,幡旗出禁城。
明王亲授钺,丞相欲专征。
玉馔天厨送,金杯御酒倾。
剑门乘崄过,阁道踏空行。
山鸟惊吹笛,江猿看洗兵。
晓云随去阵,夜月逐行营。
南仲今时往,西戎计日平。
将心感知己,万里寄悬旌。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赴任时的壮观场景。开篇“铁马擐红缨,幡旗出禁城”两句,展示了官员出行的威仪与隆重,红色的马缰和飘扬的幡旗都是权势的象征,禁城则是皇宫或中央政府所在之地,意味着这是一次正式的派遣。
“明王亲授钺,丞相欲专征”表达了君王对此次出征任务的重视,以及丞相(相当于现代政府首脑)希望独立指挥这一战役。这里的“钺”是古代用以传令的仪式物品。
“玉馔天厨送,金杯御酒倾”则描写了为官员饯行而举办的宴会,玉制食器和金质酒杯显然都是皇家所赐,彰显出君王对此次派遣的郑重。
“剑门乘崄过,阁道踏空行”两句中,“剑门”可能指的是某地名或军事要塞,而“崄”和“阁道”则传达了一种险峻与雄伟之感,官员在这样的路途上前进,显示了出征的艰难和壮丽。
接下来的“山鸟惊吹笛,江猿看洗兵”两句,通过山间鸟儿被军中号角声惊起,以及江边猿猴观望着清洗兵器的情景,营造了一种战争即将到来但尚未爆发的紧张气氛。
“晓云随去阵,夜月逐行营”则描绘了官员及其军队白天随着云海而行,夜晚则在明亮的月光下继续前进的情景,传递出一种不以日夜为限、坚定向前的决心。
“南仲今时往,西戎计日平”两句中,“南仲”可能是指某位南方的将领或官员,而“西戎”则通常指的是西方的少数民族或敌对势力,这里表达了官员此行的目的可能是在南北方向上调兵遣将,以图平定边疆。
最后,“将心感知己,万里寄悬旌”则是诗人寄予官员的心声。官员怀抱壮志,而诗人则通过远在万里的悬挂战旗来寄托自己的期望和支持。
这首诗通篇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鲜明的对比,展现了一位高级官员赴任时的恢弘场面,以及诗人对于其壮举的赞美。
斋心已三日,筋骨如烟轻。
腰下佩金兽,手中持火铃。
幽塘四百里,中有日月精。
连亘三十六,各各为玉京。
自非心至诚,必被神物烹。
顾余慕大道,不能惜微生。
遂招放旷侣,同作幽忧行。
其门才函丈,初若盘薄硎。洞气黑昳?,苔发红鬇鬡。
试足值坎窞,低头避峥嵘。
攀缘不知倦,怪异焉敢惊。
匍匐一百步,稍稍策可横。
忽然白蝙蝠,来扑松炬明。
人语散澒洞,石响高玲玎。
脚底龙蛇气,头上波涛声。
有时若服匿,偪仄如见绷。
俄尔造平澹,豁然逢光晶。
金堂似镌出,玉座如琢成。
前有方丈沼,凝碧融人睛。
云浆湛不动,璚露涵而馨。
漱之恐减算,酌之必延龄。
愁为三官责,不敢携一罂。
昔云夏后氏,于此藏真经。
刻之以紫琳,秘之以丹琼。
期之以万祀,守之以百灵。
焉得彼丈人,窃之不加刑。
石匮一以出,左神俄不扃。
禹书既云得,吴国由是倾。
藓缝才半尺,中有怪物腥。
欲去既嚄唶,将回又伶俜。
却遵旧时道,半日出杳冥。
屦泥惹石髓,衣湿沾云英。
玄箓乏仙骨,青文无绛名。
虽然入阴宫,不得朝上清。
对彼神仙窟,自厌浊俗形。
却憎造物者,遣我骑文星。
《太湖诗·其三入林屋洞》【唐·皮日休】斋心已三日,筋骨如烟轻。腰下佩金兽,手中持火铃。幽塘四百里,中有日月精。连亘三十六,各各为玉京。自非心至诚,必被神物烹。顾余慕大道,不能惜微生。遂招放旷侣,同作幽忧行。其门才函丈,初若盘薄硎。洞气黑昳?,苔发红鬇鬡。试足值坎窞,低头避峥嵘。攀缘不知倦,怪异焉敢惊。匍匐一百步,稍稍策可横。忽然白蝙蝠,来扑松炬明。人语散澒洞,石响高玲玎。脚底龙蛇气,头上波涛声。有时若服匿,偪仄如见绷。俄尔造平澹,豁然逢光晶。金堂似镌出,玉座如琢成。前有方丈沼,凝碧融人睛。云浆湛不动,璚露涵而馨。漱之恐减算,酌之必延龄。愁为三官责,不敢携一罂。昔云夏后氏,于此藏真经。刻之以紫琳,秘之以丹琼。期之以万祀,守之以百灵。焉得彼丈人,窃之不加刑。石匮一以出,左神俄不扃。禹书既云得,吴国由是倾。藓缝才半尺,中有怪物腥。欲去既嚄唶,将回又伶俜。却遵旧时道,半日出杳冥。屦泥惹石髓,衣湿沾云英。玄箓乏仙骨,青文无绛名。虽然入阴宫,不得朝上清。对彼神仙窟,自厌浊俗形。却憎造物者,遣我骑文星。
https://shici.929r.com/shici/XQbK1.html
为问长安月,谁教不相离。
昔随飞盖处,今照入山时。
借助秋怀旷,留连夜卧迟。
如归旧乡国,似对好亲知。
松下行为伴,溪头坐有期。
千岩将万壑,无处不相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