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十四科头·其六善恶不二》
《十四科头·其六善恶不二》全文
南北朝 / 宝志   形式: 古风

我自身心快乐,翛然无善无恶。

法身自在无方,触目无非正觉。

六尘本来空寂,凡夫妄生执著。

涅盘生死太平,四海阿谁厚薄?

无为大道自然,不用将心画度。

菩萨散诞灵通,所作常含妙觉。

声闻执法坐禅,如蚕吐丝自缚。

法性本来圆明,病愈何须执药。

了知诸法平等,翛然清虚快乐。

(0)
鉴赏

这首诗由南北朝时期的高僧宝志所作,名为《十四科头(其六)善恶不二》。宝志大师以深邃的佛理,通过诗歌的形式,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

诗中首先提到“我自身心快乐,翛然无善无恶”,强调内心的平静与自由,不受善恶之分的束缚。接着,“法身自在无方,触目无非正觉”进一步阐述了佛法的普遍性和正见的重要性,认为一切事物在法眼观照下都是正觉的体现。

“六尘本来空寂,凡夫妄生执著”揭示了世间现象的本质是空性的,而人们的错误在于对这些现象的执着。紧接着,“涅盘生死太平,四海阿谁厚薄?”则对比了生死与涅槃的状态,指出在佛的视角中,一切生命状态都是平等的,没有厚此薄彼之分。

“无为大道自然,不用将心画度”强调了顺应自然、无为而治的生活态度,反对人为的造作和执着。最后,“菩萨散诞灵通,所作常含妙觉。声闻执法坐禅,如蚕吐丝自缚。”通过对比菩萨与声闻的不同修行方式,指出真正的智慧在于灵活运用佛法,而非僵化地遵循教条。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深刻地探讨了佛教的核心理念——善恶不二,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佛法,达到内心平和与智慧的提升。宝志大师通过这首诗,向读者传达了一种超越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哲学。

作者介绍

宝志
朝代:南北朝

猜你喜欢

和孙升之

姬国馀芳代有人,于今公子秀溪濆。

处心如水尚书市,能赋临流靖节君。

花岛红云春句丽,月梅疏影夜香闻。

囊开古锦湖山出,何意一星窥妙文。

(0)

元方用韵见寄次韵奉谢兼呈元东·其一

大难词源三峡流,小难诗不数苏州。

了无徐生齐气累,正值宁子商歌秋。

鹄飞千里从此始,骥绝九衢谁得留。

岁晚烦君起我病,两篇三叹不能休。

(0)

灯下读玄真子渔歌因怀山阴故隐追拟五首·其一

石帆山下雨空濛。三扇香新翠箬篷。

蘋叶绿,蓼花红。回首功名一梦中。

(0)

醉卧道边觉而有赋

太华五千仞,天台四万丈。

一枝古藤如黑龙,天遣飘然寄闲放。

莫怪公卿不我知,我自不知渠是谁。

史书弄笔后来事,绣鞍宝带聊儿嬉。

旗亭烂醉官道卧,醒后无人数吾过。

世间恩怨一时空,且免它年送临贺。

(0)

醉中歌

文章日益近衰陋,风节久已嗟陵夷。

元祐大苏逝不返,庆历小范今谁知。

闭门学古人共笑,低头就俗我却疑。

脱衣幸可买渔艇,烂醉浩歌随所之。

(0)

简苏邵叟

君家文献历十朝,魏公峨冕加金貂。

孙支得君愈隽发,贵名突兀凌烟霄。

居吴入蜀三十载,诸公孰能折简招。

涧松意气极磊砢,天马毛骨何超遥。

鼎来行卷十九首,缑山明月闻吹箫。

沉香亭畔未须说,想见风雪上灞桥。

老夫诵之群玉府,学士如堵不敢骄。

尔来一编愈妙绝,粲若新霁瞻斗杓。

出为龙首子何有,老穿豹尾我亦聊。

湖边酒楼无十步,胸次懑懑思同浇。

(0)
诗词分类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诗人
葛长庚 赵湘 申时行 李世民 杨奂 海瑞 徐凝 冯延巳 夏完淳 张可久 曹邺 归有光 陈赓 党怀英 杨炯 李壁 戎昱 张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