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屋梅香雪渐除,东风吹破柳条舒。
余寒乍散晴光暖,检出春衣熨绣裾。
绕屋梅香雪渐除,东风吹破柳条舒。
余寒乍散晴光暖,检出春衣熨绣裾。
这首诗描绘了初春时节的清新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微妙变化与生机勃勃的氛围。
首句“绕屋梅香雪渐除”,以梅花的香气和逐渐消融的雪景作为开篇,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充满生机的氛围。梅花的香气与雪的消融交织在一起,不仅描绘了视觉上的景象,也暗示了季节的更替与生命的复苏。
次句“东风吹破柳条舒”,则进一步展示了春天的力量。东风不仅吹拂着大地,也让柳条从冬日的沉睡中苏醒过来,展现出生命的活力与希望。这里的“破”字生动地表现了东风对柳条的唤醒作用,赋予了画面以动态感。
第三句“余寒乍散晴光暖”,是对前两句景象的总结与深化。随着东风的吹拂,余寒逐渐散去,阳光变得温暖明媚。这一句不仅描绘了天气的变化,也象征着寒冷的过去与温暖的未来,给人以积极向上的感受。
最后一句“检出春衣熨绣裾”,将个人的情感融入到自然景观之中。诗人仿佛在整理自己的春装,准备迎接春天的到来。这一细节不仅体现了对春天的喜爱与期待,也表达了人们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初春时节的美丽景色与生机盎然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长河水落浮浅沙,舟小客众蜂喧衙。
江天翳眼云作色,薄有雪意飘微花。
老夫抱病久不出,岁莫瑟缩难辞家。
荒郊寒风吹湿苇,落雁接翅随翻鸦。
前林枯条颇封白,的历还疑梅著葩。
蓬窗欲赏苦乏酒,觅火未便仍无茶。
舟人却信我固吝,妇翁枉事伦何挝。
诗喉无柰渴少润,秖累短发空搔爬。
清虚高韵不可借,聊且试笔开烦嗟。
匏翁三篇况在侧,宛宛玉气生高霞。
拔剑砟瓦,瓦碎何用,砟碎于瞒,莫为轻重。
不如掣取太史笔,青竹中间削其统。
老瞒自欲瞒春秋,公议所在人焉廋。
瓦痕虽留汉正朔,心实无汉虚尊周。
愿存此瓦长作砚,犹因子墨黥瞒面。
汉贼明将汉法诛,千载烟华渍深谴。
古云不以人废言,言如可存瓦可存。
识贼鉴乱于人群,瓦无可恶恶在人。
呜呼莫将人瓦并案罪,我为题诗救其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