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笠蒙头竹杖轻,东风吹我上齐城。
醉投石雁洲边宿,老向青牛观里行。
野草渐从官路合,春云恰到县门晴。
悬知海内张公子,尚识人间鲁两生。
斗笠蒙头竹杖轻,东风吹我上齐城。
醉投石雁洲边宿,老向青牛观里行。
野草渐从官路合,春云恰到县门晴。
悬知海内张公子,尚识人间鲁两生。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闲适而又略带隐逸之趣的画面。诗人戴着斗笠,手持竹杖,轻盈地踏着东风,漫步至齐城。他似乎已经微醺,选择在石雁洲边过夜,显示出他对自然环境的喜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青牛观则可能象征着道家思想,诗人常在此游历。
诗中“野草渐从官路合”一句,暗示了官道两侧草木生长繁茂,自然与人烟交融,体现了诗人对田园风光的欣赏。而“春云恰到县门晴”则描绘出春天云朵飘过县门时的清新景象,烘托出诗人愉悦的心情。
最后,诗人想象远方的张公子,虽然身在海内,但依然能理解自己这种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他们共同志趣的认同。整体来看,这是一首寓情于景,表达个人心境与友情的清雅之作。
如何天地举寒令,独将杀气凌边遐。
公园跬步亦难往,试来举目成吁嗟。
长空黯淡作愁色,日光似透云还遮。
朔风刮面不吹雪,徒扰万窍掀黄沙。
园中索寞不可状,唯视众木攒枯槎。
有如汉将肃行阵,远涉大漠平番家。
貔貅冻列树营壁,巨矛长戟何交加。
老松一二柯叶在,外皮皴裂埋僵蛇。
幽禽声好久绝听,孤城远近号饥鸦。
斋中酒热忍自酌,几何贫户无纤麻。
冥官持权因意恶,直欲万类歼阴邪。
穷严极烈势未已,不知泉底生阳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