灏灏元气淳,茫茫太古迹。
文巧不胜烦,发机自三画。
盟诅复诰誓,民心日浇弊。
荡然近太初,祖龙亦深意。
倾夺损生理,世人多夭死。
诚哉象系言,乾坤有时毁。
灏灏元气淳,茫茫太古迹。
文巧不胜烦,发机自三画。
盟诅复诰誓,民心日浇弊。
荡然近太初,祖龙亦深意。
倾夺损生理,世人多夭死。
诚哉象系言,乾坤有时毁。
这首诗《古意》由宋代诗人张方平所作,其内容深邃,寓意深远。
首句“灏灏元气淳,茫茫太古迹”描绘了宇宙混沌初开的景象,元气淳厚,太古之迹浩渺无边,营造出一种原始而神秘的氛围。接下来,“文巧不胜烦,发机自三画”则转入对文明起源的思考,认为文明的发展繁复难尽,但其源头可追溯至简单的三画符号,暗含着文明从简到繁的演变过程。
“盟诅复诰誓,民心日浇弊”揭示了文明发展过程中,盟约、誓言等制度的建立与人心逐渐堕落之间的矛盾。盟诅、诰誓本是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但随着时间推移,人心日益败坏,这些制度反而成为束缚与压迫的工具。
“荡然近太初,祖龙亦深意”一句,将历史的变迁比作接近于宇宙的初始状态,暗示着无论文明如何发展,最终都将回归到最初的简单与纯粹。这里“祖龙”可能是指秦始皇,暗指历史上的伟大变革者,他们的意图深远,试图通过统一六国、建立中央集权来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倾夺损生理,世人多夭死”指出在权力斗争和利益争夺中,人们的生命和自然规律被破坏,导致许多人过早死亡,反映了社会的残酷与不公。
最后,“诚哉象系言,乾坤有时毁”表达了对自然法则和宇宙真理的敬畏,认为世间万物都有其运行的规律,包括文明的兴衰更替,最终都会遵循自然的法则而毁灭或重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宇宙、文明、人性、权力、生命等多重主题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社会、人生的深刻洞察和哲学思考。
与老无期约,到来如等闲。
偏伤朋友尽,移兴子孙间。
笔底心无毒,杯前胆不豩。
唯馀忆君梦,飞过武牢关。
白云深处葺茅庐,退隐衡门与俗疏。
一洞晓烟留水上,满庭春露落花初。
闲看竹屿吟新月,特酌山醪读古书。
穷达尽为身外事,浩然元气乐樵渔。
新作蛾眉样,谁将月里同。
有来凡几日,相效满城中。
早岁从旅游,颇谙时俗意。
中年忝班列,备见朝廷事。
作客诚已难,为臣尤不易。
况余方且介,举动多忤累。
直道速我尤,诡遇非吾志。
胸中十年内,消尽浩然气。
自从返田亩,顿觉无忧愧。
蟠木用难施,浮云心易遂。
悠悠身与世,从此两相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