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盖亭亭映碧漪,浓妆素质两相宜。
华清赐浴春酣后,虢国承恩月上时。
锦幛风轻波潋滟,玉杯香冷露淋漓。
茜裙又作霓裳舞,清晓来游太液池。
翠盖亭亭映碧漪,浓妆素质两相宜。
华清赐浴春酣后,虢国承恩月上时。
锦幛风轻波潋滟,玉杯香冷露淋漓。
茜裙又作霓裳舞,清晓来游太液池。
此诗描绘了红白莲花在水中的美丽景象,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莲花的形态与气质。首句“翠盖亭亭映碧漪”,以“翠盖”比喻莲花,形象地描绘出莲花高雅的姿态,与碧绿的水面相互映衬,营造出清新脱俗的意境。接着,“浓妆素质两相宜”一句,巧妙地将莲花比作女子,通过“浓妆”与“素质”的对比,展现出莲花既高贵又自然的特质。
“华清赐浴春酣后,虢国承恩月上时”两句,运用历史典故,将莲花与古代美女华清和虢国夫人联系起来,进一步丰富了莲花的形象,赋予其历史的韵味。通过“春酣”和“月上”这两个时间点,诗人巧妙地描绘了莲花在不同情境下的美丽,既有春日的生机勃勃,也有月夜的静谧优雅。
“锦幛风轻波潋滟,玉杯香冷露淋漓”则进一步描绘了莲花周围的环境,通过“锦幛”、“风轻”、“波潋滟”、“玉杯”、“香冷”、“露淋漓”等词语,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让人仿佛置身于莲花盛开的水面上,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和谐与美好。
最后,“茜裙又作霓裳舞,清晓来游太液池”两句,以动态的舞蹈和清晨的游赏,再次强调了莲花的美丽与活力,同时也表达了对这种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整首诗通过对莲花的细致描绘,不仅展现了其自然之美,也蕴含了对高洁品格的赞美与向往。
房公胸中妙刀尺,剪刻玻璃贮寒碧。
今侯著楼于其上,竹色荷光得良觌。
诗来殷勤问故侯,别日虽赊情转密。
因思当年飞盖游,鸥鹭不惊潜鲤出。
春浓雪絮人影乱,秋老云松半天屹。
苏公二十四桥月,尚爱西湖风月夕。
江山好处馀恋嫪,纵不即人人自即。
况今檐撩云与齐,激楚高歌友朋集。
向来寒乞翻自嗤,诗扫黄泥已无迹。
功名老我后加鞭,文字馀人先夺席。
欲搜万象供刻画,自有此湖难此笔。
终当为君记斯游,摹写苍颜真六一。
穑斋主人嗜泉石,一舸来家楚江侧。
水光山色晴逼人,中有轩窗更清绝。
汲泉为池良不恶,坐见涟漪照金碧。
奁开宝鉴大如许,月堕冰轮光欲溢。
何须泰华寻玉井,谩说仇池有仙穴。
个中风露无处著,长为昭华洗炎热。
嗟予疏懒真成癖,想像哦诗竟何益。
安得身为穑斋客,醉卧池边听锦瑟。